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平江县

平江县

五代楚改昌江县置,属岳州。治所即今湖南平江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)升为平江州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复改县,属岳州府。民国初属湖南湘江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


在湖南省东北部汨罗江流域,与湖北、江西两省交界。属岳阳市。面积 4118 平方千米。人口99.7万。辖15镇、12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汉昌镇。西汉为罗县地。东汉建安中孙权析罗县东境置汉昌县,治今安定镇金铺观,属长沙郡。三国吴黄龙元年(229年)改名吴昌县。南朝梁属岳阳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省入罗县。唐武德六年(623年)废罗县,为湘阴县地。景龙元年(707年)析湘阴县置昌江县,治今金铺观,后移治今大桥乡中县坪,属岳州。天宝初属巴陵郡,乾元初复属岳州。元和四年(809年)迁治于今汉昌镇。五代唐同光中因避讳改称平江县。“以诸水合流无奔溃得名”(明隆庆《岳州府志》)。《郡县释名》湖广卷上:平江县“郡志云:昌江、纯江诸水合流,至此无奔溃,始平而入江,故曰平江”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为州,属岳州路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复降为县,属岳州府。1914年属湘江道,1922年直属省。1949年属长沙专区,1952年属湘潭专区。1964年属岳阳专区,1968年属岳阳地区,1986年属岳阳市。地处湘东山地北部,地形以山地、丘陵为主,占全县总面积80%以上。汨罗江及支流两岸有谢江、木瓜水、仙江、钟洞水、黄金水、昌江流经境内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主要有大豆、油菜、小麦、麻、茶叶等。森林资源丰富,覆盖率达50%以上,以松、杉、竹、油茶为主。盛产茶叶、蜂蜜和中药材白术。矿产有金、铅、锌、长石、花岗石、云母等。工业有农机、机械、机电、竹木制品、建材、棉织、制茶、酿造等。交通以公路为主,有106国道和平汝、岳平、长平、平修等干线。汨罗江通航。纪念地有平江起义旧址和新四军平江通讯处旧址。名胜古迹有梧桐山、道岩、杜甫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桥井

    ①即今四川简阳市西北十里石桥镇。为成都至重庆往来必经之路。《清一统志·成都府二》:石桥井“在简州界。州判驻此”。②在今四川忠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忠州》:石桥井“在州北二十里。本朝乾隆元年移州判驻此”。

  • 徒门河

    又作统门水。即今吉林东南中朝界河图门江。《金史·太宗纪》: “命以徒门水以西,浑疃、星显、僝蠢三水以北闲田,给曷懒路诸谋克。” 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116: 徒门河 “流往建州卫东南千里,入于海”。

  • 毋丘

    在今山东曹县南十里。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齐宣公四十九年(前406),“伐卫,取毋丘”。《索隐》:“毋音贯,古国名,卫之邑。今作‘毋’者,字残缺耳。”应即古之贯国。

  • 保驾楼

    即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北大河坝乡 (保家场)。清同治 《酉阳直隶州志》 卷4彭水县: 东有保家楼场。

  • 南门湖

    在今安徽东至县西北东流镇南。《清一统志·池州府一》: 南门湖 “在东流县南门外。明万历初,知县陈春开浚,引江艘达于南门”。今七里湖为其组成部分。

  • 小雁塔

    在今陕西西安市南三里荐福寺内。唐景龙年间修建。因小于慈恩寺大雁塔,故名。初为十五级,后经多次地震,塔顶坍塌,塔身破裂。现余十三级,通高43米,秀丽美观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全称荐福寺小

  • 一百零八塔

    在今宁夏青铜峡市南黄河西岸陡峭山坡上。明嘉靖《宁夏新志》卷2:“一百八塔寺,在硖口山内,以塔数名。”为元塔。系为三角形的大型塔群。最上端的一座形体较大,其余各排较小。造型分别为覆钵式、宝瓶式、葫芦式的

  • 双河县

    1947年7月东北革命根据地由佛山县析置,治双河镇(今黑龙江嘉荫县西北双河镇)。1949年废。旧县名。东北解放区设。1947年由黑龙江省佛山县析置,治今嘉荫县双河镇。以镇名县。1949年撤销,仍并入佛

  • 孙家桥塘

    即今湖北京山县西北二十二里孙桥镇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京山县西北有孙家桥塘。

  • 峡门桥

    在今浙江乐清市西南湖横乡驻地峡门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乐清县: 峡门桥 “在县西南十三里。又西三里有峡门山,桥因以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