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平洛县

平洛县

北魏太和四年(480)置,属修城郡。治所即今甘肃康县西北平洛镇。北周废。


见“平乐道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塘头铺

    清乾隆三年 (1738) 设,即今贵州思南县南塘头镇。

  • 氾水镇

    即今江苏宝应县东南三十八里氾水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宝应县“槐楼镇”条下:“又南十里为瓦店镇,又南十里为氾水镇。”在江苏省宝应县南部、京杭运河东岸。面积159平方千米。人口8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氾水,

  • 下马陵

    即“虾蟆陵”。在今陕西西安城东南。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和平门附近。本西汉董仲舒墓,一说汉武帝游宜春苑,曾在此下马,故名;一说董的信徒过此皆下马,因以为名。俗称虾蟆陵。唐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自言本是京城女,

  • 屏南县

    清雍正十二年 (1734) 割古田县北境双溪地置,属福州府。治所即今福建屏南县东北双溪镇。1913年属福建东路道。1914年属闽海道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1950年迁治今县西南长桥镇。1956年移今

  • 迁隆镇

    南宋改迁隆寨置,属邕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那堪乡迁隆村。后改为迁隆州。古镇名。南宋时以迁隆寨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迁隆峒。后又改置为迁隆州。

  • 大莱芜山

    在今广东澄海市东南莱芜半岛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 “莱芜山”条:“大莱在(澄海)县东南二十里。一名双髻山。”清康熙五十六年(1717)在此设潮州右营把总,并建炮台于此。

  • 野狐峡

    ①在今四川若尔盖县境,一说在今松潘县西北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贞观九年 (635),“赤水道行军总管李道彦行至阔水,见赤辞无备,袭之,获牛羊数千头。于是群羌怨怒,屯野狐峡,道彦不得进; 赤辞击之,道彦

  • 港口堡

    在今福建龙海市东南,海澄镇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海澄县: 港口堡 “在县 (治今海澄镇)北”。

  • 武胜军

    ①五代方镇名。后周改威胜军置,治所在邓州 (今河南邓州市)。北宋初废。②五代吴越置,治所在婺州 (今浙江金华市)。北宋废。③蒙古至元四年 (1267) 于女菁平置,治所在今四川武胜县南二十里旧县。《元

  • 通远军

    ①五代周显德四年 (957) 降环州为通远军,治所在通远县 (今甘肃环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环县及庆阳县西北部。北宋淳化五年 (994) 复升为环州。②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置,治所在古渭砦 (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