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襄县
西汉置,为天水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通渭县。东汉属汉阳郡。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更始初,隗嚣季父雀,“聚众数千人,攻平襄,杀莽镇戎大尹,……遂共推(嚣)为上将军”。北魏废。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。为天水郡治。王莽末,隗嚣起兵于此。东汉属汉阳郡。西晋属略阳郡。北魏废。
西汉置,为天水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通渭县。东汉属汉阳郡。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更始初,隗嚣季父雀,“聚众数千人,攻平襄,杀莽镇戎大尹,……遂共推(嚣)为上将军”。北魏废。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。为天水郡治。王莽末,隗嚣起兵于此。东汉属汉阳郡。西晋属略阳郡。北魏废。
清置,属义州。即今辽宁义县南七里河镇。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33:义州南“十七里七里河铺”。
①西汉置,属河内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北王寨。《水经·沁水注》:“沁水又径沁水县故城北,盖藉水以名县矣。”北齐废。②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永宁县置,属泽州。治所即今山西沁水县。大业初属长平郡。唐属
又作双阳、双杨、刷烟。即今吉林双阳县(双阳镇)。清宣统二年(1910)置双阳县于此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2:双阳“县治濒于双阳河,土名苏斡延。满州古地名,满语浊流也”。
即今福建晋江市南围头。《清一统志·泉州府》:围头镇“在晋江县南一百里。宋置宝盖寨。《旧志》:宋淳熙十三年,于泉州城南十里置宝林寨,城东十五里置法石寨。嘉定十一年,以海寇冲突围头,守臣真德秀移宝林兵戍围
即识匿国。唐西域国名。都城在苦汗城(即帕米尔西部喷赤河东岸舒格南,今属塔吉克斯坦)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“识匿或曰尸弃尼, 曰瑟匿。”
亦作宝立屯。即今辽宁昌图县西北宝力镇。清光绪 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 昌图府: 宝力屯 “在府城西北五十里”。
在今西藏白朗县西北白郎学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白朗宗。1960年改设白朗县,今驻地为洛江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白朗县觉洛。1960年与杜穷、旺丹二宗合并,改置白朗县。
在今河南卢氏县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卢氏县:“又西有白华关。”路通陕西。元末尝设兵戍守。
一称成绵道。清代四川五分巡道之一。治所在成都府(今四川成都市)。辖成都、龙安二府,绵、茂两直隶州,松潘、理番、懋功三直隶厅,相当今四川青川、梓潼、金堂以西,壤塘、金川、丹巴以东,小金、新津、简阳以北地
在今江苏东海县东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2海州: “临洪河在州 (今连云港市海州镇) 北十里。自赣榆县流入境。州南二十里有银山,下为银山坝,临洪水流至此,接于石湫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