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高县
①西魏末改高平县置,为平高郡治。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县。隋为平凉郡治。唐为原州治。广明后废。
②北周改高平县置,为平高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东。隋开皇初废。
古县名。西魏废帝时改高平县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。为平高郡治。隋开皇初为原州治,大业三年(607年)为平凉郡治。唐初复为原州治。天宝、至德时又为平凉郡治,广德元年(763年)地入吐蕃。大中三年(849年)收复,又为原州治。广明间又入吐蕃。北宋在此置镇戎军。
①西魏末改高平县置,为平高郡治。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县。隋为平凉郡治。唐为原州治。广明后废。
②北周改高平县置,为平高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东。隋开皇初废。
古县名。西魏废帝时改高平县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。为平高郡治。隋开皇初为原州治,大业三年(607年)为平凉郡治。唐初复为原州治。天宝、至德时又为平凉郡治,广德元年(763年)地入吐蕃。大中三年(849年)收复,又为原州治。广明间又入吐蕃。北宋在此置镇戎军。
和硕特北右翼旗的俗称。在今青海刚察县北。
即今四川越西、甘洛二县境之越西河、漫滩河、尼日河。为大渡河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4越嶲卫军民指挥使司: 罗罗河 “在卫南二十三里。有三源,皆出吐蕃界,合为一,东流入境。又东北合鱼洞河而入大渡河”。
即玄武县。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二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54潼川府: 三隅山,“ 《寰宇记》云: 在真武县即今中江县”。
在今台湾省台南市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台南府: “柴头港出府治东北山,西北流,经治北,又西合德庆港为安平港,入于海。”
明初改元别烈可站置,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库穆苏之下别勒尔屯。明《辽东志》卷9: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“卜勒克站”。后废。
在今海南省临高县西南南宝乡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二》:归姜寨“在儋州(治今中和镇)东北四十里。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。寻废”。
又名枫桥敌楼。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外枫桥镇。明嘉靖三十六年 (1557) 为防御倭寇由巡抚御史尚维持创建。关上原有楼三层,上列孔以发射矢石铳炮。楼已毁,但拱门尚存。
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西北十五里秧溪河口,现已没入太平湖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9宁国府:龙镇石“在太平县穰溪东北。下临深潭,冬夏澄澈如一,号麒麟潭。其石高二丈余,世传龙镇水最宜纸”。
在今江苏江都市北邵伯镇东。《寰宇记》卷123扬州广陵县:“邵伯埭有斗门,县东北四十里。临合渎渠有小渠,阔六步五尺,东去七里入艾陵湖。”又引《阮升之记》云:南齐建武五年(498),“遏艾陵湖立裘塘屯”。
明置,属邢台县。在今河北邢台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黄峪岭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5顺德府邢台县:黄榆关 “在府西北黄榆岭上。据险作堡,为戍守处。《志》 云: 黄榆岭口有腰水寨,最高峻。其上平阔,惟一径可通。腰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