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广

广

侯国、古县名。西汉初为侯国。在今山东省青州市西南。《汉书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:高祖六年(前201年),封召欧为广侯,即此。至文帝后元七年(前157年),侯嘉死,无后,国除为县。又《王子侯表下》:竟宁元年(前33年)复为侯国,以封菑川孝王子便。至其孙侯宇,国除仍为县。西汉属齐郡。东汉、魏属齐国,晋属东莞郡。永嘉中废。东莱人曹嶷于县界筑广固城,以为青州治。东晋末,刘裕改筑东阳城,仍为青州治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秦家圩

    五代南唐置,在今安徽芜湖市东。北宋太平兴国中为大水冲决,嘉祐六年 (1061) 修复,改名万春圩。五代南唐筑,在今安徽省芜湖市东。北宋太平兴国中为大水冲决,嘉祐六年(1061年)修复,改名万春圩。

  • 卢山县

    ①北周置,属离石郡。治所在今山西中阳县境。隋大业初并入修化县。②隋仁寿三年(603)升卢山镇置,属雅州。治所即今四川芦山县。《元和志》卷32卢山县:“因(卢)山为名。”大业三年(607)属临邛郡。唐武

  • 宣化县

    ①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晋兴县置,属简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南宁市郁江南岸亭子街。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广西卷: 宣化县 “人性轻悍,宣扬敦化,以平其陋也”。大业三年 (607) 属郁林郡。唐武德四

  • 泲水

    ①一名济水。又名白沟水、沙水。源于今河北赞皇县西南大石门,东北流径县南折向东南,流入高邑县。《诗经·邶·泉水》:“出宿于泲。”即此。其下流屡有迁徙。汉时径廮陶县(今宁晋县西南)入泜水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

  • 三硔滩

    在今江西武宁县东三洪。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一》:三硔滩“在武宁县东七十里,接建昌县界。有数大石横列水中,名和尚石,为最险要处”。

  • 桓仁县

    1914年以怀仁县改名,属奉天东边道。治所在六道河 (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)。《地学杂志》 1914年第2期载 《拟改各省重复县名呈文并批》: “该县地古为渤海桓州”,故名。1929年直属辽宁省。19

  • 严道县

    ①秦置,属蜀郡。治所在今四川荥经县西五里古城坪。 一说即今荥经县。《寰宇记》卷77严道县:“秦始皇二十五年灭楚,徙严王之族以实于此地,故曰严道。”《汉书·文帝纪》:六年(前174),“十一月,淮南王长

  • 宁蒗

    即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。旧属永胜县,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

  • 洼 (窪) 儿里

    即今河北唐山市东北三十里洼里乡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49滦州图: 西南有窪儿里。

  • 黄土坑营

    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 ·韶州府》 “高桥营” 条: 黄土坑营 “在县西南江东南岸,均防江要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