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应城县

应城县

①南朝宋置,属安陆郡。治所即今湖北应城市。清雍正《应城县志》卷1:“县名应城,或云当时以为此地应作城,故名。或云冈阜周环,隐隐如城,故名。”西魏为城阳郡治。隋开皇初属安州。大业二年(606)改名应阳县,属安陆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名应城县,属安州。元和三年(808)废。太和二年(828)复置,天祐二年(905)改名应阳县。五代唐同光元年(923)复名应城县。宋属德安府。民国初属湖北江汉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1987年改设应城市。

②隋末置,唐初属霍州。治所在今安徽六安市西南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


古旧县名。南朝宋孝建元年(454年)析安陆县置,治今湖北省应城市。属安陆郡。西魏、北周为城阳郡治。隋大业二年(606年)改应阳县,属安陆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为应城县,天祐二年(905年)又改为应阳县。五代唐同光三年(925年)复为应城县。唐属安州,宋、元、明、清属德安府。1986年撤销,改设应城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保安堡

    ①在今山西左云县东北六十里保安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大同府: 保安堡 “嘉靖二十四年筑,万历初增修。周一里有奇”。②一作保宁堡。在今陕西榆林市西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榆林府二》: 保安堡“旧名古梁城。

  • 服秦城

    北周置,在今山西吉县西北黄河东岸。《北齐书·段韶传》: 武平二年 (578),“五月,攻服秦城。周人于姚襄城南更起城镇,东起定阳,又作深堑,断绝行道。韶乃密抽壮士,从北袭之”。北周筑,在今山西省吉县西

  • 桃温万户府

    元初置,属女直水达达路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汤原县西南大有屯固木纳古城。辖境相当今汤旺河流域。明废。元置,治今黑龙江省汤原县大有屯附近固木纳城。属女直水达达路。明废为托温城。

  • 寿春郡

    唐天宝元年(742)改寿州置,治所在寿春县(今安徽寿县)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寿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寿州置,治寿春县(今安徽寿县)。辖境同寿州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寿州。

  • 屈原故里

    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、原归州镇东北六十里屈坪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 (秭归) 县东北数十里,有屈原旧田宅。虽畦堰縻漫,犹保屈田之称也。县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,累石为屋基,名其地曰乐平里。” 《名胜志

  • 宁朔郡

    唐天宝元年(742)改宥州置,治所延恩县(今内蒙古鄂托克旗南境)。辖境相当今内蒙古鄂托克旗、鄂托克前旗及乌海市。至德二载(757)改为怀德郡。乾元元年(758)复改为宥州。

  • 马坡墟

    即今广西陆川县西北马坡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陆川县图:西北有马坡墟。

  • 土楼山

    即今青海西宁市北北禅山。因多土楼,故名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湟水又东径土楼南,楼北倚山原,峰高三百尺,有若削成。楼下有神祠,雕墙故壁存焉。”《元和志》卷39湟水县:“土楼山,在县西一百三十里。下有土楼

  • 鄤聚

    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蛮子营 (今名东、西村)。《续汉书 · 郡国志》 新城县: “有鄤聚,古鄤氏,今名蛮中。” 《水经· 伊水注》: 伊水流径新城县南,“故蛮子国也,县有鄤聚,今名蛮中是也”。又名鄤子、

  • 枉山

    即枉人山,又名善德山。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南。《新唐书· 地理志》: 朗州武陵县有 “枉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