弗踢奚城
又作弗提斤。即明弗提卫治所。在今黑龙江省富锦市西古城。《明太宗实录》卷155:永乐十二年(1414)九月戊子,“上闻弗提斤六城之地肥饶,命指挥塔失往治弗提卫城池。令军民咸居城中,畋猎孳牧从其便”。后废。
又作弗提斤。即明弗提卫治所。在今黑龙江省富锦市西古城。《明太宗实录》卷155:永乐十二年(1414)九月戊子,“上闻弗提斤六城之地肥饶,命指挥塔失往治弗提卫城池。令军民咸居城中,畋猎孳牧从其便”。后废。
西汉地节元年 (前69) 改楚国置,治所在彭城县 (今江苏徐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徐州市、铜山县、沛县东南部、邳县西北部,安徽濉溪县东部及山东微山县地。黄龙元年 (前49) 复为楚国。东汉章和二年 (
三国魏明帝筑,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隅。西晋时被废黜之皇帝、皇后、皇太子曾安置于此。十六国时洛阳城荒残,金墉城遂成为戍守攻战要地。《宋书· 武帝纪》: 东晋义熙十二年(416),刘裕北伐,“众
①即古游水。在今江苏涟水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9涟水县: “沭水,俗名涟水。”元于钦《齐乘》 卷2: 沭水“又南至沭阳县入桑湖, 由湖东出入于海。沭水至此正名涟水,故县氏焉”。②湘水支流。
①一作诗。周代国名。妊姓。春秋时为鲁所灭。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。《春秋》: 襄公十三年 (前560),鲁 “取邿”。即此。现传有 《邿伯鼎》、《邿遣》 等为邿国彝器。 西
明洪武三年 (1370) 改浔州路置,属广西布政司。治所在桂平县 (今广西桂平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桂平、贵港、平南等县市地。清属广西省。民国初废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浔州路置,治桂平县(今广西桂
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治所在临洺县 (今河北永年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永年、武安、邯郸、肥乡等市县地。四年 (621) 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置,治临洺县(今河北永年县临洺关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
①战国周慎王五年(前316)秦灭巴国后置,为巴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重庆市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建武十一年(35)伐公孙述,“威虏将军冯骏围田戎于江州”。次年“拔江州,获田戎”。即此。南齐永明五年(48
①在今安徽宣州市南,接宁国、泾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宣城县:华阳山在“府南百里。高数百仞,连跨宣、泾、宁、旌四邑之境。南为密垅岭、盘岭,稍西为金牌岭。二岭之间,仅通一线,为泾、旌间道。郡南一厄塞也”
即今山西榆次市东南二十五里长凝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榆次县:长宁寨“后魏将李长宁所居,亦曰长宁壁”。
唐天宝元年(742)改悉州置,治所左封县(今四川黑水县东南五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黑水县东南地,乾元元年(758)复为悉州。唐天宝初置,治左封县(今四川黑水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黑水县、茂县部分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