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张溪镇

张溪镇

即今安徽东至县北张溪镇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建德县北有张溪镇。


在安徽省东至县中部、黄湓河东岸。面积79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张溪,人口 1513。因黄湓河又名张溪,镇以溪名。1952年置张溪镇,1958年成立张溪公社,1983年设乡。1992年与汪坡、五丰二乡合并复置镇。主产稻、棉花。有水泥、轮窑及油料、农副产品加工等厂。为北部平原区重要集镇之一。查坦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绰州

    唐贞观二十三年 (649) 以绰部置,属云中都督府,为羁縻州。当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西部。又作绰部州。唐羁縻州。贞观二十三年(649年)以突厥绰部置,属云中都督府。确址不详。后侨治夏州朔方县(今陕西靖

  • 峰岩铺

    清乾隆三年 (1738) 设,即今贵州凤冈县东南峰岩镇。

  • 会丹滩

    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南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南宋咸淳七年(1271)六月,“范文虎将卫卒及两淮舟师十万,进至鹿门,时汉水溢,阿珠夹汉东西为阵,别令一军趣会丹滩,击其前锋”。即此。

  • 秦家圩

    五代南唐置,在今安徽芜湖市东。北宋太平兴国中为大水冲决,嘉祐六年 (1061) 修复,改名万春圩。五代南唐筑,在今安徽省芜湖市东。北宋太平兴国中为大水冲决,嘉祐六年(1061年)修复,改名万春圩。

  • 红泉县

    1935年5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甘泉县析置,治临镇(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临镇)。取“红色甘泉”之义。1937年2月与宜川县合并,设立红宜县。旧县名。陕甘苏区设。1935年由陕西省甘泉县析置。取“红色甘泉”之

  • 招抚冈

    在今河南方城县东北十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1裕州 “七峰山” 条下: “ 《志》 云,州东北二十里有招抚冈,相传光武曾驻此,招抚降众。”

  • 银窝沟

    即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东南四十五里银窝湾满族自治乡。民国熊知白 《东北县治纪要》 热河省围场县: “县属银窝沟,距县市三十里。户数一百,人口七百五十,内商家二十户。有公安分局,邮政局,小学校。”

  • 西阳宫

    在今江西永丰县南沙溪镇。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读书、讲学、祀父的地方。西阳宫原名西阳观,因避其父欧阳观之讳,经请于朝改称宫。

  • 悯忠寺

    即今北京市宣武区法源寺前街法源寺。唐贞观十九年 (645) 太宗为东征阵亡将士建,武周万岁通天元年 (696) 建成,赐名悯忠寺。“安史之乱”时,史思明改名顺天寺。明正统二年 (1437) 改名崇福寺

  • 紫团山

    在今山西平顺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2平顺县: 紫团山在 “县东南九十里。其山高耸,昔尝有紫气见山顶,团圆如盖,因名。产人参,名紫团参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