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弥勒县

弥勒县

清乾隆三十五年 (1770) 改弥勒州置,属广西直隶州。治所即今云南弥勒县。民国初属云南蒙自道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53年改弥勒彝族自治县。1957年复名弥勒县。


在云南省东南部。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。面积 4003 平方千米。人口49.2万。辖11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弥阳镇。弥勒,古代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名,后作部落名。元设治因袭为行政区名。唐南诏为弥勒部,属拓东节度。宋大理属石城郡。元至元十二年(1275年)置弥勒千户总把,至元二十七年改置弥勒州,属广西路。明北部仍置弥勒州,属广西府;南部置十八寨守御千户所(今县南虹溪镇),清废千户所。乾隆三十五年(1770年)置弥勒县,为县属广西直隶州。1914年属蒙自道,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50年属宜良专区。1953年改弥勒县彝族自治区。1954年属蒙自专区。1955年改称弥勒彝族自治县。1957年复名弥勒县,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。1959年泸西县并入弥勒县。1962年泸西县划出。地处滇东岩溶高原盆地区南部,境东部和西部多山,中部有弥勒、虹溪、竹朋坝子。南盘江流经县西境及东南界,其支流甸溪河、禹门河、白马河、花口河流经境内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甘蔗、烤烟、花生、油菜籽等,为省甘蔗主产区之一。工业有制糖、采煤、建材、化肥、农机、铝制品、制药、卷烟、印刷、食品、粮油加工等。昆河铁路经县西境南盘江河谷通过。昆河、昆罗、大小、弥师公路经境内。名胜古迹有孙髯翁墓、弥勒寺、文昌宫、文笔塔、白龙洞、梅花温泉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牛峡

    又作五丁山。在今陕西宁强县北大安镇东金牛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6汉中府: 金牛道,“ 《舆程记》: 自褒城西南九十里而至沔县,又六十里为青阳驿,又四十里为金牛驿,其相近者有五丁峡,亦曰金牛峡”。

  • 南重冈城

    即今江苏泗洪县西北重冈乡。《寰宇记》 卷16临淮县: “南重冈城,亦隋重冈县地也,在旧徐城县西北九十里通济渠南一里平地,大业八年移县于此置,十年筑城,隋末废,缘重冈山为名。”

  • 叙永县

    1913年改永宁直隶州置,属四川永宁道。治所即今四川叙永县。县取叙州、永宁各一字为名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16年蔡锷率护国军由黔入蜀,经此北上。1935年红军长征由古蔺县横穿县境西进,均留下不少

  • 兀失卫

    明正统后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阿什河流域。后废。明正统后置,治所今址不详。辖区约当今黑龙江省阿城市阿代河流域。属奴儿干都司。后废。

  • 离山

    又名茅山。在今安徽宿州市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1宿州 “相山” 条下: “ 《志》 云,州北五十里有离山,产符离草,《尔雅》 所谓莞也。县名符离以此。亦谓之茅山。”

  • 骆驼桥

    在今青海共和县南黄河上。《旧唐书·吐蕃传》: 唐开元十六年 (728),陇右节度使张忠亮引兵至青海西南渴波谷,与吐蕃接战,“破其大莫门城,……又焚其骆驼桥而还”。即此。(1)在今青海省共和县南黄河上。

  • 李堡镇

    即今江苏海安县东四十四里李堡镇。旧属东台县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东台县东南有“李堡”。在江苏省海安县东部,北凌河、丁堡河畔。面积93平方千米。人口8.8万。镇人口政府驻李堡,人口1.8万。古称赤岸

  • 飞云濑

    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,跨马关水上。清嘉庆《密县志》卷6:飞云濑“石色青碧,有数窦,水穿其中,鸣泻之声,瑟瑟中听。前有渟渚,可驾一舟。亦名锦石洲, 以其在水中也。上可坐百人,为高士游览之所”。

  • 栲栳城

    即今陕西志丹县城。《宋史·夏国传上》:庆历四年 (1044),元昊请以 “栲栳、镰刀、南安、承平故地及他边境蕃汉所居,乞画中为界,于内听筑城堡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保安县 “镰刀砦” 条谓“栲栳即今

  • 吉蔑

    系柬埔寨主体民族Khmer名称的音译,今通译为高棉。《旧唐书·南蛮列传》 “真腊国”条:“南方人谓真腊国为吉蔑国。”此处乃以族名作为国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