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和砦
北宋崇宁三年(1104)以丁令谷置,属积石军。在今青海贵德县北。后废。
北宋崇宁三年(1104)以丁令谷置,属积石军。在今青海贵德县北。后废。
在今云南宜良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路南州:羊鼻山“在邑市废县(今北古城镇)东北十五里。以形似名。顶有泉,引以灌溉”。
一名盐井河。在今四川自贡市南。西支为旭水河,北支为威远河,在市西北两河口会合后,始称釜溪河,经市中心区西南,东南流至富顺县西南注入沱江,釜溪河既为产盐河,也是运盐河。两河口以下通木船。民国 《富顺县志
即今江西遂川县西二十里大汾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7:龙泉县西有大汾墟。
又作瑯琊。春秋末越国都城。在今山东胶南市西南琅琊镇 (夏河城)。《吴越春秋·勾践伐吴外传》: 勾践二十五年 (前472) 徙都瑯邪。约于公元前379年越王翳始从琅邪迁都于吴 (今江苏苏州市)。秦于此置
在今广东高州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高州府茂名县:东门营“在府城东”。
即今陕西延安市东北青化砭镇。1947年3月,西北野战军在此伏击国民党军,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,全歼敌军近三千人。
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北。《清一统志·鄂尔多斯》:长盐池“在右翼前旗(扎萨克驻今乌审旗东北阿都亥)南三十五里。蒙古名达布苏图(意为“有盐”)”。
在今广西平乐县城东北凤凰山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4平乐府: 梅公亭 “在府治东。宋梅挚建,以昭州所为诗及五瘴说刻石嵌于壁”。
清改小河所置,属松潘镇。即今四川松潘县东一百九十里小河乡。设守备驻防。
在今安徽霍山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霍山县: 梅子岭在 “县东五十里。多产梅,上可容数十万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