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成国渠

成国渠

古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道。西汉武帝时开凿, 自今陕西眉县东北渭水北岸开口,引渭水东流,经兴平县、咸阳市北,至泾、渭会合处注入渭水。《汉书·沟洫志》:“关中灵轵、成国、��渠引诸川,……皆穿渠为溉田,各万余顷。”颜师古注引如淳曰:“成国,渠名,在陈仓。”三国魏卫臻征蜀时,又自陈仓(今陕西宝鸡市东)引汧水(今千河)东流,和西汉成国渠相接,总称成国渠。北魏时已湮废。唐贞观后又屡有疏浚,改名升原渠。宋时涸废。


古代关中地区的人工灌溉渠道。汉武帝时开凿。自今陕西省眉县东北渭水北岸,引渭水东流经今扶风县南,武功、兴平、咸阳等县市之北,至灞、渭会合处东注入渭水。三国魏时延长至陈仓(今宝鸡东)。北魏时已湮塞。西魏、唐屡有兴修。宋涸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梁甫侯国

    东汉改梁父县置,属泰山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新泰市西羊祜城。西晋复为梁父县。东汉时改梁父县置,治今山东省新泰市西。属泰山郡。西晋时复改梁父县。

  • 石龟山

    在今河北涞水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涞水县:石龟山“山岭有石状如龟,内有岩,可容千百人。下有龙湫。又山左一洞,深不可测,相传外狭内宽,有路可通广昌”。

  • 方与

    春秋时宋邑。战国属楚。在今山东鱼台县北古城集。《战国策·秦四》:“秦、楚之构而不离,魏氏将出兵而攻留、方与、銍、胡陵、砀、萧、相,故宋必尽。”方与即此。春秋战国宋邑。在今山东省鱼台县西。《战国策·秦策

  • 烂泥渡镇

    又称赖义渡镇。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西部黄浦江滨 (延安东路外滩对面)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上海县东有 “烂泥渡”。

  • 亭台 (臺) 山

    ①在今四川筠连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筠连县: 亭台山在 “县南二十五里。山形壁立,状若亭台”。②又名台山、荆山。在今甘肃灵台县北。《魏书· 地形志》 泾州赵平郡鹑觚县: “有亭台山。”

  • 蔺州

    唐元和初置,属泸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古蔺县。北宋乾德二年 (964) 废。唐元和元年(806年)置,治今四川省古蔺县。以境内蔺草丛生,故名。北宋废。

  • 巩乃斯县

    1945年改新源设治局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新源县。1946年改名新源县。旧县名。1945年由新源设治局升县,并更名巩乃斯。以贯穿境内的巩乃斯河而命名。治那里格(今新疆新源县驻地新源镇)。1946

  • 瑞石驿

    在今山西灵石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灵石县: 瑞石驿 “在县城东南。有瑞石递运所。……明洪武中置”。明洪武中置,在今山西省灵石县东南。

  • 聂阳县

    南齐改黾阳县置,属巴东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巫山县南。后废。

  • 山枣司

    在今广西全州县西南六十里咸水乡。明置驿。清改设巡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