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合奈克
在今新疆叶城县南叶尔羌河北岸麻扎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9:“黑黑子将杆柴足草缺,五十里至色色可柴……四十里至托和奈克。”
在今新疆叶城县南叶尔羌河北岸麻扎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9:“黑黑子将杆柴足草缺,五十里至色色可柴……四十里至托和奈克。”
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北歌东山麓。为中美合作所最大的监狱,有牢房十八间。1949年11月,国民党特务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于此。
在今四川开江县西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新宁县: 峨城山 “在县西三十里。相传汉樊哙尝筑城驻兵于上,遗址犹存”。清同治 《新宁县志》卷5: 嘉庆元年 (1796),“十二月 (徐) 添德合众攻峨城
在今广东新丰县东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州府长宁县: 岳城山 “峭壁四周,若城垣然”。
南朝梁天监五年 (506) 置,治所在僮县(今江苏沭阳县南六里)。东魏武定七年 (549) 改为沭阳郡。南朝梁置,治怀文县(今江苏省沭阳县)。东魏武定七年(549年)改名沭阳郡。
即今安徽歙县西十里郑村镇。清乾隆 《歙县志》 卷1 《都鄙》 有郑村。
在今山西静乐县东南五十里下马城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交城县:下马城“相传元魏孝文往来避暑下马处”。
唐南诏置,属云南节度。治所在今云南南华县西北三十里沙桥镇。南诏后期属弄栋节度。宋大理废。南诏改五州置,治今云南省南华县,属弄栋节度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南华县一带。大理国时废,改沙却城。
即今江苏无锡市东四十里鸿声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金匮县图: 东南有鸿声里。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无锡县东南有 “鸿声里镇”。
战国赵邑。故址在今河北平乡县西南平乡镇。秦置巨鹿县。
北宋置,属永嘉县。在今浙江温州市东南永兴镇。清设盐课司于此。北宋置,在今浙江省温州市东南海滨。清设盐课司于此。明嘉靖三十七年(1558年)筑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