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抹必力赤巴山

抹必力赤巴山

即今青海西南之巴颜喀喇山。明宗泐 《望河源》 诗序: “河源出自抹必力赤巴山,番人呼黄河为抹处,犁牛河为必力处: 赤巴者,分界也。其山西南所出之水则流入犁牛河,东北之水是为河源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刘村

    即今河北宁晋县东四十里小刘村乡。明正德《赵州志》卷3:宁晋县有刘村社。

  • 政满镇

    金置,属范阳县。在今河北涿州市境内。

  • 关内外铁路

    清光绪二十年(1894)津榆铁路(天津至山海关)通车后,继续展筑,称关内外铁路。二十四年(1898)天津至北京马家堡段完成,二十七年(1901)又展至正阳门(前门)。关外段于光绪三十年(1904)通车

  • 长乐县

    ①三国魏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县东四十里。北魏废。隋开皇十年(590)复置,属相州。十八年(598)改为尧城县。②东晋置,为晋昌郡治。治所在王水口(今陕西西乡县东古城子)。北魏延昌三年(514)

  • 御宿苑

    西汉都城长安苑囿。在今陕西长安县南。《汉书·扬雄传》: “武帝广开上林,南至宜春、鼎胡、御宿、昆吾。”师古注: “御宿在樊川西。” 《三辅黄图》 卷4: “御宿苑,在长安城南御宿川中。汉武帝为离宫别馆

  • 广羊坝

    即广阳坝。今四川重庆市东五十里广阳镇。《元史·步鲁合答传》:至元十一年(1274),“进攻重庆,宋军突围出走铜锣峡,行院忽敦遣步鲁合答追之,至广羊坝,斩首二百级”。即此。

  • 三龙县

    北周天和四年(569)置,属岐山郡。治所在今甘肃灵台县南。隋开皇十六年移于岐山南十里(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五十里),改名岐山县。古县名。北周天和四年(569年)析鹑觚县南界置,治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。属岐山

  • 和硕特南左翼中旗

    清雍正三年 (1725) 置,属和硕特部。在今青海同德县西南黄河以东一带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南左翼中旗: “牧地西滨黄河。有恰克图河,东南来流入之。东至巴哈图尔根,南至阿尔坦果尔,西至伊克图尔根,北

  • 广济渠

    ①即隋通济渠。唐改名。《宋史·河渠志》:“汴河,自隋大业初,疏通济渠,引黄河通淮。至唐改名广济。”②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东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陕州陕县:“有广济渠,武德元年,陕东道大行台金部朗中

  • 郪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广汉郡。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县南九十里郪江镇。因郪江水为名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李严传》: 东汉建安二十二年 (217),“盗贼马泰、高胜等起事于郪,合聚部伍数万人”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钟会传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