拟岘亭
在今四川广安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顺庆府》:拟岘亭“在广安州西二里。安张商英有诗”。
在今四川广安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顺庆府》:拟岘亭“在广安州西二里。安张商英有诗”。
在今江苏兴化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兴化县: 海沟河在 “县东北二十五里。西接吴公湖……东通串场河”。
一名南日山。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南日岛。旧属福清县,清有县丞驻此,民国设县佐。
即今辽宁庄河市东北黑岛镇。清咸丰 《岫岩志略》 卷4: 瀛纳河在 “ (岫岩) 城南一百五十里。源出冰峪,东南流至黑岛东入海”。即此。
即今广西大新县东北龙门水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万承州: “西南有绿降水,亦名玉带水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太平府》: 绿降水 “在万承土州 (治今龙门镇) 西南十里。源出州东南境,环绕州前,又西入养利州界合通
在今河北广平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5广平县: “拳壮河在县东十里。本漳河之支流,亦自成安县流入境,至肥乡县复入于漳。今漳水浅涸,此河遂为枯槽矣。”
即今广东罗定市西北榃滨镇。明万历中于此筑夜护城。清雍正十 一年 (1733) 于此置夜护巡司。
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的半月礁。1935年命名为半月滩。1947年改为半月暗沙。
①唐圣历二年 (699) 置,治所在思勤县(今广西昭平县东北思勤江西岸走马乡陶唐村)。开元二年 (714) 废。②唐置,治所在武安县 (今越南海防市海防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海防、鸿基一带。天宝元年(
又名西漳河、小漳水。即今山西沁县西之西河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 铜鞮水 “出铜鞮县西北石隥山,东流与专池水合,……铜鞮水又东径铜鞮县故城北,……又东径襄垣县,入于漳”。
春秋时齐地。在今山东邹平县南夫村。《左传》:昭公十年(前532), 陈桓子召子周“与之夫于”。杜注:“济南於陵县西北有于亭。”古邑名。春秋齐邑。在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南。《左传》昭公十年(前532年)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