括苍县
隋开皇九年 (589) 分松阳县置,为括州治。治所在今浙江丽水市东南七里古城村。《元和志》卷26: “取括苍山为名。” 大业三年 (607) 为永嘉郡治。唐初复为括州治,天宝、乾元间为缙云郡治。大历十四年 (779) 改名丽水县。
古县名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析松阳县置,治今浙江省丽水市东南。因境内括苍山得名。唐大历十四年(779年)改名丽水县。隋、唐时为处州、括州及永嘉郡治。
隋开皇九年 (589) 分松阳县置,为括州治。治所在今浙江丽水市东南七里古城村。《元和志》卷26: “取括苍山为名。” 大业三年 (607) 为永嘉郡治。唐初复为括州治,天宝、乾元间为缙云郡治。大历十四年 (779) 改名丽水县。
古县名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析松阳县置,治今浙江省丽水市东南。因境内括苍山得名。唐大历十四年(779年)改名丽水县。隋、唐时为处州、括州及永嘉郡治。
在今山西娄烦县西北。《史记·樊郦滕灌列传》: 西汉初,灌婴 “受诏并将燕、赵、齐、梁、楚车骑,击破胡骑于硰石”。即此。在今山西省娄烦县西北。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:韩王信反,击韩信军于硰石,破之;《史
一作嘉班城。在今辽宁抚顺市东甲邦。《清太祖实录》卷1:癸未年(明万历二十一年,1593)五月,“上即往攻尼堪外兰于图伦城,尼堪外兰预知之,弃军民,携妻子,遁于甲版。……(八月)上复率兵征尼堪外兰于甲版
一作俱振提。唐安西都护府属地。在今塔吉克斯坦列宁纳巴德州 (苦盏) 附近。又作俱振提。在今塔吉克斯坦苦盏附近。唐时地属安西都护府。
南朝梁置,为岳安郡治。治所即今安徽霍山县。隋开皇初改为霍山县。古县名。南朝梁置,治今安徽省霍山县。属岳安郡。隋开皇初改名霍山县。
①十六国后燕置,属营州。治所在石城县(今辽宁建昌县西)。北魏废。②北魏正始二年(505)置,治所在石城县(后改为同堤县,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南七十五里)。西魏废帝元年(552)改为安乐郡。③东魏置,治所在
又名云雾镇。即今安徽阜阳市北茨河集。明正德 《颍州志》 卷1 《铺舍》: “王庄铺八里至西茨河铺。” 清乾隆 《阜阳县志》 卷4 《村集》: 茨河铺在“北乡二十里”。
在今湖南望城县北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,以瓦渣坪为中心方圆数里。古窑依山构筑,遗址清晰。1959年以来多次出土唐宋古窑制品百余种数千件,以釉下彩为特征,对研究我国陶瓷发展史有重要意义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
①在今广西昭平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昭平县:归化江在“县西北八十里。源出永安州界仙回洞,流经废归化县,因名。东南流入于漓江”。②今越南北部之红河,以流经归化州而名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安南“有归化
在今河北赵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赵州: “望台在州治东南,一名望汉台。《志》 云: 东汉初,耿纯筑此,以望光武。高七寻,延袤二百八十尺,台西有占井,即筑台时所留。”
在今山西夏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夏县:巫咸城在“县南五里。相传殷巫咸隐此,亦曰巫咸顶,一名瑶台顶。下有谷,亦曰巫咸谷”。在今山西省夏县南。相传殷巫咸隐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