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新市镇

新市镇

①唐武德五年 (622) 改新市县置,属九门县。在今河北正定县东北新城铺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元和五年 (810),“诸军讨王承宗者久无功,白居易上言,以为 ‘河北本不当用兵,今既出师,承璀未尝苦战,已失大将,与从史两军入贼境,迁延进退,不惟意在逗留,亦是力难支敌。希朝、茂昭至新市镇,竟不能过’”。即此。

②北宋置,属德清县。即今浙江德清县东北六十四里新市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德清县: 新市镇,“宋、元时有镇将守此,并置杜家堡,今为商民环聚处。洪武初置巡司,并置河泊所于此。嘉靖中,倭贼尝突犯其地”。

③北宋置,属朝邑县。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南十里。

④一作辛市镇。北宋置,属下邽县。即今陕西渭南市北辛市镇。

⑤金置,属临邑县。在今山东济阳县西北五十里新市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1济阳县: 新市城,“故邿国地。或曰,南北朝时,尝侨置中山国之新市县于此,寻废”。

⑥清置,属湘阴县。即今湖南汨罗县东十八里新市镇。清设巡司于此。

⑦清置,属寿昌县。在今浙江建德市南十二里新市村。《清一统志·严州府》: 新市镇 “在寿昌县东十五里,宋都临安时,此为孔道”。

⑧即今贵州天柱县东北瓮洞镇。《清一统志·镇远府》: 新市镇 “在天柱县北七十里瓮洞。往来鱼、盐、木商泊舟于此”。

⑨即今四川渠县西九十里新市乡。清同治 《渠县志》 卷4: 新市镇在 “县西南九十里”。

⑩即今四川绵竹县南新市镇。清道光 《绵竹县志》 卷12: 新市镇在 “城南三十里,与什邡交界”。


(1)古镇名。(1)唐武德五年(622年)省新市县置,在今河北省正定县东北新城铺。景福初,河东帅李克用合易、定兵攻成德帅王镕,战于新市,即此。宋以后省。(2)金置,即今山东省济阳县西北新市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济南府临邑县有新镇、安肃、新市三镇,即此。(2)今镇名。(1)在浙江省德清县东部,东邻桐乡市。面积46.1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市,人口1.5万。原名陆市。西晋永嘉间遭水患,徙于此,故曰新市。宋初置镇,明初设巡检司,并置河舶所。1912年仍为新市镇,1958年改公社,1961年复置镇。产稻、蚕茧、小湖羊皮、淡水鱼等。有丝绸、印染、制革等厂。特产张一品羊肉。商业繁华。公路通县城,京杭运河中线经此。有唐元和十年(815年)始建的觉诲寺。(2)在湖北省枣阳市东北部。面积233平方千米。人口6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市,人口3500。始建于清代,并建一寺庙,称兴隆寺,1926年重修,改称新寺,后演化为新市。1951年属枣阳县第十区。1956年为新市乡,属鹿头区。1958年为新市公社。1961年为新市区。1975年撤区,改新市公社。1984年改镇。2001年钱岗乡并入。产小麦、稻、玉米、棉花、油料作物等。建筑和编织业较盛。有农机、食品、砖瓦等厂,百花糖为地方名产。市东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。邢枣公路经此。名胜有玉皇顶。(3)在湖北省京山县中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267平方千米。人口12.6万。以京山最早的县名新市命名。自东汉以来,历为州、县治所。1949年置城关镇,1981年改名新市镇。溾水由西向东流过。主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,兼种蔬菜。有机械、结晶硅、锅炉辅机、经编等厂。皂当、京随、京天等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文笔塔、空山洞、烈士公园等。(4)在湖南省汨罗市东部。面积56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市街,人口 3280。相传市集原在镇西3.5千米坡子街,明代迁此称新市并设巡检司。镇以此名。1984年置镇。产稻、蔬菜。有化工、造纸、纸箱、皮箱、冶炼等厂。镇区设有集贸市场。107国道、益平公路相交于此。(5)在湖南省耒阳市北部、耒水下游东岸。面积74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市街,人口2140。镇以驻地名。南朝陈为新城县治。宋置新城镇。明称新城市,后演变为新市街,故名。建国初属耒阳县二区,1956年设镇。1958年为新市公社,辖原新市和高炉乡。1959年析出为新市镇。1995年高炉乡并入。产稻、棉花、蔬菜。为市商品粮基地之一。有煤矿和水泥、造纸、农具、铁器加工、农副产品加工等厂。为耒阳、衡南边境农副产品集散地。有班车通耒阳和衡阳市区。耒水通航。镇南龙王庙(古称方田驿)为杜甫南下郴州阻水泊舟处。(6)在湖南省攸县中部。面积73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颜家岭,人口3500。以古经当醴陵至攸县驿道,南宋时于此新建集市,得名新市。镇以此名。1950年设新市乡。1956年为桐树下乡。1958年为和平公社。1961年析置新市公社,1984年置镇。产稻、油茶、油菜籽。有锻压、食品、服装加工、农机等厂。为县境中部农副产品集散地。湘东铁路经此设站。106国道经此。(7)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西南部。面积56平方千米。人口9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市,人口4.1万。因原旧集市佛岭市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军炸毁,后在其南重建,故名新市。原属番禺县第八区。1958年划归广州市郊区,并由三元里、嘉禾两大乡合建三元里公社。1984年设三元里区,1986年撤区建新市镇。地处白云山西麓。产蔬菜。有热电设备、五金等厂。白云国际机场、广州铁路北站设此。有三元里抗英烈士纪念碑、三元里古庙(今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)。(8)在重庆市长寿区中部。面积33.6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何石井,人口4390。清末建场于东门,宣统三年(1911年)迁址新建新市乡,取“新建集市”之意得名。1961年建新市公社,1984年复乡,1993年设镇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榨菜。有建筑、建材、榨菜等厂。有公路西接长垫公路,并可至双龙、三平。(9)在四川省绵竹市南部。面积40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市,人口3200。清光绪时建场,古名青石镇,后谐音今名。1949年为新市乡,1958年为新市公社,1984年复改乡,1988年建新市镇。有榨油、酿酒、汽车修配等厂。为市农副产品集散地,以烟叶交易为大宗。绵什公路经此。(10)在四川省简阳市南部。面积82平方千米。人口5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市,人口5000。因清初设新市铺,故名。清初设铺,嘉庆二年(1797年)形成集市。1949年为新市乡,1961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。1992年置新市镇,杨家街、模范、怀远三乡并入。主产棉花、油菜籽、生猪等。有水泥、酿酒、铸造、汽车修配、棉纺织、建材、铁合金等业。成渝公路经此。(11)在四川省屏山县西部偏中。面积95平方千米。人口1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市,人口4600。以“新建市镇”之意得名。1949年为秉彝镇。1951年析街区部分建新市镇,农村部分置乡。1958年为新市公社,1961年为新市镇。1992年二龙、钓岩二乡并入。产茶叶、乌桕、红麻、白蜡、油桐等。有农机、自来水、酿酒、建材、粮油加工、木具等厂及小水电、林场、茶场。历为马湖路总管府、巡检署驻地。自古为凉山地区通往川中的孔道,是县西商贸、交通重镇。屏雷、沐雷公路经此,金沙江通航运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弓兵营

    在今福建南平市旧城西水门外。南宋嘉定五年(1212)建。元废。

  • 安泉山

    在今四川安岳县南。唐诗人贾岛死葬于此。唐苏绛《贾司仓墓志铭》:“葬于普南安泉山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158普州:贾岛墓“在州南山下”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30安岳县:“贾岛墓在城南三里安泉山,即田家咀

  • 宁净口

    在今河北涞源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广昌县:宁净口“在县东南三十里。接浮图峪,路通易州五虎岭。《志》云:宁净口与浮图峪口,景泰三年俱筑堡,置戍于此”。

  • 递铺镇

    即今浙江安吉县治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同治《安吉县志》 卷2: “独松关为南宋驿传要路,铺基尚存,递铺之名盖由此始。” 1958年安吉县治由梅溪镇迁此。在浙江省安吉县东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44.6平方

  • 廉村

    在今福建福安市西南十五里。唐时村人薛令之为官清廉,得御赐村名。《清一统志·福宁府》:薛令之宅“在福安县西南十五里。《志胜》: 唐肃宗念令之旧德,表所居为廉村,水为廉溪,山为廉岭,以旌之。宋朱松有 《题

  • 兴平城

    北宋元符元年(1089)于灰家嘴筑,属环州。在今甘肃环县西北。金为兴平堡。元废。北宋元符二年(1099年)筑,在今甘肃省环县西北。金改为堡。元废。

  • 三觉寺汛

    即今安徽寿县南三觉镇。清乾隆《寿州志》卷1南乡集:三觉寺“离城一百三十里”。

  • 护密勒城

    指护密国都城。在今阿富汗东北喷赤河西岸之伊什卡希姆。《旧唐书·高仙芝传》:天宝六载(747),高仙芝伐小勃律,“至特勒满川,即五识匿国也。仙芝乃分为三军:……仙芝与中使边令诚自护密国入,约七月十三日辰

  • 石燕桥镇

    即今四川隆昌县东二十里石燕镇。有桥跨石燕河上,为往来孔道。清咸丰《隆昌县志》卷10:石燕桥在“县南二十里,下达重庆”。在四川省隆昌县东南部。面积77平方千米。人口5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燕桥,人口 2

  • 大名府路

    ①北宋庆历八年(1048)置,为河北四安抚司路之一。治所在大名府(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、成安、威县, 山东徒骇河西北,河南濮阳、浚县及卫河上游以西、黄河以北、淇河以南地。建炎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