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山津
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四十里方山下。《清一统志·湖州府一》 “方山”条引《吴兴掌故》云:“陈武帝为信武将军, 自长城遣二千人夜下方山津,即此。”
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四十里方山下。《清一统志·湖州府一》 “方山”条引《吴兴掌故》云:“陈武帝为信武将军, 自长城遣二千人夜下方山津,即此。”
明置,即今江苏铜山县东南五十里房村镇。《清 一统志·徐州府二》: 房村驿 “南岸主簿及把总驻此”。
清建,为柳条边门之一。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北威远堡镇。《清一统志 ·奉天府二》: 威远堡边门 “在开原县东北三十里。堡周三里,南门二门。为吉林乌拉等处往来孔道,南至英峨边界七十里”。
战国魏邑。在今河南宁陵县东南。《史记·魏公子传》: 魏安釐王封公子无忌 “为信陵君”。即此。
即今山东荣成市北埠柳镇。清道光 《荣成县志》 卷2: 埠柳村集在 “城西南二十五里”。
在今四川梁平县南金带镇北双桂村。清光绪《梁山县志》卷3:双桂禅院在“县西南三十里。为破山禅师丛林。桂树已非旧植。寺前有藏经楼,后有破山塔”。今寺为清顺治十年(1653)破山法师兴建,先后六次扩建,占地
亦名虾洛、夏洛谿。即今西藏曲松县西北下洛。清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15 《部落》 中有 “辖鲁”。藏语意为南府。
①唐景福二年(893)改将水场置,属建州。即今福建顺昌县。五代闽龙启元年(后唐长兴四年,933)升县并改名顺昌县。②即今四川安岳县东二十里永顺乡。清道光《安岳县志》卷7:永顺场“即岳庆桥。在治东二十里
1938年改唐山镇置,属河北省。治所即今唐山市。在河北省东部,南临渤海,邻接天津市。面积 1.35 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802平方千米)。人口706万(市辖区294.9万)。辖路北、路南、古冶、开平、丰
又作绳水、渑水。即今山东淄博市北裙带河。《水经·淄水注》:渑水“出营城东,世谓之汉溱水也”。
又名楚贤井。在今湖北钟祥市区内兰台东侧。传系楚大夫宋玉故宅遗井。唐代淤废,诗人杜牧曾作《废井文》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4郢州:宋玉井“在旧州学前木山之后”。又载:楚贤井“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