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无棣县

无棣县

隋开皇六年(586)置,属棣州。治所在今山东庆云县北庆云旧治东五里。大业初属渤海郡。唐贞观元年(627)废入阳信县。八年(634)复置,属棣州。北宋治平中徙治保顺军城(今山东无棣县西北二十里)。元初改为东无棣县,属棣州。俗谓之东无棣。明永乐初避成祖讳,改置海丰县。1914年复名无棣县,属山东济南道。1925年改属武定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


在山东省北部,东北濒渤海。属滨州市。面积 1988 平方千米。人口43.5万。辖6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无棣镇。西汉至北齐为阳信县地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析阳信、饶安二县地置无棣县,治今河北省盐山县旧庆云东。属沧州。《元和郡县志》:无棣县“以南临无棣沟,因以为名”。大业时属渤海郡。唐属沧州。北宋治平元年(1064年)徙治今县西北,属沧州。元初析西半部别置无棣县,属沧州,称西无棣(今盐山县旧庆云东南);东半部为东无棣县,属棣州。明初省东无棣县。洪武六年(1373年)移西无棣治于旧庆云,永乐初改庆云县;又置海丰县,治今无棣旧城。属济南府,后属武定州。清属武定府。1913年属岱北道。1914年因与广东省海丰县重名,复名无棣县,属济南道。1925年属武定道,1928年属省。1943年属冀鲁边区第三专区。1945年属渤海行政区。1950年属惠民专区。1958年阳信县并入,属淄博专区。1961年原阳信县析出复置。1965年四女寺减河左岸地划属河北省海兴县。1992年属滨州地区。2000年滨州地区撤销,属滨州市。地处鲁北平原滨海地带,为黄泛冲积平原,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。境内有朱龙河、小米河、青坡沟、郝家沟等支流河道10条。地处环渤海经济开发带,黄淮平原和黄河三角洲结合部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主要农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大豆等。1986年被林业部列为金丝小枣生产基地县,金丝枣酒、枣木杠子酒、蜂王人参枣汁、金丝蜜枣等枣制品畅销国内外。主要海产品为鱼、虾、蟹、贝、海蜇等。主要矿产资源有石油、天然气、石膏、煤炭、岩盐、建筑石料等。工业有化工、机械、建材、工艺美术、食品加工、皮革、服装加工、纺织等。205国道、济埕、辛沙等干线公路贯穿全境。东风港建有商用和渔用码头,通航于大连、营口、塘沽、龙口、烟台、威海、青岛诸港。古迹有韩家窑、秤砣台、广武城、信阳城、魏王豹墓、光武城、唐塔、县衙大堂、吴氏故居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宋集

    即今山东莱州市西南东宋镇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舆图志》:掖县西南有东宋集。

  • 泥洼镇

    在今河北三河市西二十里。明初于此设巡司。

  • 江津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江阳县置,属渝州。治所即今四川江津市东北五十里顺江镇。《寰宇记》卷136江津县:“以斯地在江之津为名。”大业初属巴郡。唐武德初属渝州,天宝初属南平郡,乾元初属渝州。北宋乾德五年

  • 浊水

    ①即今江西赣水支流锦江。《水经· 赣水注》: “ (浊) 水出康乐县。浊水又东径望蔡县。浊水又东径建成县。浊水又东至南昌县,东流入于赣水。” 《清一统志·瑞州府》: 蜀江 “在府治北。一名浊水,今曰锦

  • 焦护

    即焦获 ()。 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。 《尔雅·释地》: “周有焦护。”即“焦获(穫)”。

  • 狄仁杰祠

    又称狄公祠。在今河北大名县东五里孔庄北。《元和志》卷16贵乡县:“狄仁杰祠在县东南四里。为魏州刺史,百姓为立生祠。”《明一统志》卷4大名府:狄梁公祠“在府城南门外。唐梁公狄仁杰尝为魏州刺史,有异政,民

  • 龙潭宣抚司

    元置,属四川南道宣慰司。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北二十里龙潭司乡。元末明玉珍改为长官司。

  • 唅口

    亦名含口。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南。《水经·涑水注》: 洮水 “东径大岭下,西流出谓之唅口,又西合津水”。

  • 浈水馆

    在今广东韶关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韶州府曲江县: 浈水馆 “在府城南。宋州守狄咸建”。

  • 引藤山

    ①在今四川万县东南。《方舆胜览》卷61咸淳府:引藤山“在龙渠县(治今龙驹镇)东十五里。山出引藤,俗用以取酒”。《清一统志·忠州》引藤山引《方舆胜览》:“山出藤枝长十余尺,其大如指,中空可吸,谓之引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