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旬阳县

旬阳县

西汉置,属汉中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旬阳县北洵河北岸。东汉废。西晋太康四年(283)改置洵阳县。南朝宋复曰旬阳县,属魏兴郡。西魏又改洵阳县。


在陕西省南部、汉水两岸,东北、东南与湖北省为邻。属安康市。面积 3554 平方千米。人口45.1万。辖14镇、1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战国楚置郇阳邑,楚怀王十七年(前312年)丹阳之战后归秦。汉置旬阳县,属汉中郡。因位于旬水北得名。东汉废入锡县。西晋太康四年(283年)复置,改旬为洵,属魏兴郡。南朝宋、齐为旬阳县。西魏为洵阳县,兼为洵州、洵阳郡治。大统十七年(551年)于淯口戍置淯阳郡,即今县东蜀河镇。又于郡西三十三里汉水南岸置黄土县。北周初于今蜀河镇置长冈县。保定二年(562年)改淯阳郡为长冈郡;次年废长冈郡、县,移黄土县于淯阳郡城。隋废洵州,开皇三年(583年)废洵阳郡,洵阳、黄土二县属金州。大业三年(607年)属西城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兼为洵州治,分洵阳县地于北部置洵城县,于今吕河镇置驴川(闾川)县;七年州废,四县改属金州。贞观二年(628年)废驴川县,八年废洵城县,辖地皆入洵阳县。天宝元年(742年)八月改黄土县为淯阳县。大历六年(771年)废入洵阳县,长庆元年(821年)复置。北宋乾德四年(966年)废淯阳入洵阳县,属金州。元代省洵阳县并入金州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复置,属大宁州;五年改属金州,万历十一年(1583年)属兴安州。清属兴安府。1914年属汉中道,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49年属安康分区,1950年属安康专区。1964年因洵字生僻改为旬阳。1969年属安康地区,2000年属安康市。地处大巴山地,汉中、安康低山丘陵盆地和秦岭山地过渡区。汉水横贯中部,洵河、蜀河和吕河南、北流注入汉水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玉米、小麦、水稻、大豆为主,盛产油桐、烤烟、柿子、蚕茧等。所产陕南白山羊、赤岩牛为地方优良畜种。矿产有汞、锑、铅、锌、重晶石、沙金、大理石等。工业有卷烟、玻璃、制漆、水泥等。襄渝铁路与汉水航道横贯中部,安旬白、镇旬公路于县城相交。县城东北灵岩寺旁有三国孟达冢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翁湖

    一名㴩湖。 在今湖南岳阳市南。 《水经·湘水注》: 洞庭 “湖之右岸有山,世谓之笛乌头石。石北右会翁湖口,水上承翁湖”。

  • 龙冈场

    即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南龙岗乡。清乾隆《巴县志》卷2:龙冈场“离城百五十里”。

  • 交刚

    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隰县南。《春秋》:成公十二年(前579),“秋, 晋人败狄于交刚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晋邑,在今山西省隰县南。《春秋》成公十二年(前579年):“晋人败狄于交刚。”即此。

  • 中路赛音诺颜旗

    即赛音诺颜旗。旗府驻地即今蒙古国前杭爱省海尔汗杜兰。

  • 欧阳城

    在今安徽淮河以南长丰县南境或凤阳县南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梁普通二年 (521),裴邃欲袭寿阳,云,“魏始于马头置戍,如闻复欲修白捺故城,若尔,便相侵逼,此亦须营欧阳,设交境之备……”。《通鉴》 卷

  • 康济寺塔

    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北一百三十里韦州古城东南隅。西夏始建。塔身九级。明嘉靖六年(1527) 增筑四级,四十年所增四级被震毁。万历九年 (1581) 重修,复于九级之上增筑四级。为八角密檐式砖塔。塔前有明成

  • 广苌郡

    北魏置,属东益州。治所在苌广县(今四川广元市北嘉陵江西岸广坪河口附近)。后废。

  • 清储镇

    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平阳府一》: 清储镇 “在太平县 (今汾城镇) 南十里。有堡。长五百三十步,高 一丈三尺,为二门,各甃以石。中有义仓。明梁纲纪云,汾阳山旁多溪壑,藏奸盗,万历己丑,知县

  • 波弄山

    在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镇沅府: “西有波弄山,山上下有盐井六。” 《清一统志 · 镇沅州 》 引 《镇沅府志》: “土人掘地为坑,深三尺许,纳薪其中焚之,俟薪成灰,取

  • 博学水

    在今广东阳春市北西山河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8南恩州: 博学水 “在阳江 (春) 县西北霜黄山下,至博学村南入勤州水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阳春县: 博学水在 “县西北百二十里。源出霜山。……博学水东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