昂车关
唐置,在今山西榆社县南四十五里与武乡县接界处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潞州武乡县: “北有昂车关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天复元年 (901),朱全忠将“ (氏) 叔琮入天井关,进军昂车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武乡县: 昂车关 “在县东北七十里。唐置。一作卬车关,亦作芒车关。声相近也”。
又作芒车关、邛车关。唐置,在今山西省武乡县上关村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天复元年(901年),朱全忠遣氏叔琮等将兵五万攻李克用,叔琮入天井关,进军昂车关,即此。
唐置,在今山西榆社县南四十五里与武乡县接界处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潞州武乡县: “北有昂车关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天复元年 (901),朱全忠将“ (氏) 叔琮入天井关,进军昂车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武乡县: 昂车关 “在县东北七十里。唐置。一作卬车关,亦作芒车关。声相近也”。
又作芒车关、邛车关。唐置,在今山西省武乡县上关村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天复元年(901年),朱全忠遣氏叔琮等将兵五万攻李克用,叔琮入天井关,进军昂车关,即此。
元至元十七年(1280)改施州置,属丽江路。二十年(1283)升为府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复降为州,属鹤庆府。治所在今云南永胜县北四里大树坪。洪武二十九年(1396)改属澜沧卫。正统七年(1442
明嘉靖十年(1531)置,属黔江县。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七十里。清黔彭营设经制外委驻此。
北宋置,属峨眉县。在今四川乐山市西南六十里。
①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六十里东关镇西北,裕溪河东岸濡须山上。三国吴诸葛恪筑,隔濡须水与七宝山上的西关相对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齐王芳传》:嘉平四年(252),征南大将军王昶等征吴,“吴大将军诸葛恪拒战,大破
又名白羊陂。在今河南县东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阳夏郡雍丘县有“白杨陂”。《水经·睢水注》 作“白羊陂”。
即章城门。汉长安城西面南头第一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雁秋门村东南二里。王莽时改名万秋门。
清初置,属内蒙古乌兰察布盟。驻地在朝克德力格尔嘎查(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北)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)迁查干补力格苏木建王府。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。1928年属绥远省。1949年改称四子王旗。据张
即春秋时程国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:河南尹雒阳“有上程聚”。
①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置,为泰安府治。治所即今山东泰安市。民国初属山东济南道。1925年为泰安道治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1982年改设泰安市。②1947年改依安县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即今黑龙
南宋宁宗赵扩陵墓。在今浙江绍兴县东三十六里宝山南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