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阳关
在今河南叶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1叶县: 昆阳关 “在故昆阳城北,亦为昆阳镇,有兵戍守。一名阳关”。
在今河南叶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1叶县: 昆阳关 “在故昆阳城北,亦为昆阳镇,有兵戍守。一名阳关”。
即迦摩缕波国。在今印度阿萨姆邦西部高哈蒂一带。《新唐书· 地理志》: 安南通天竺道 “又自骠国西度黑山,至东天竺迦摩波国千六百里”。
清内蒙古昭乌达盟八部之一。康熙三年 (1664),漠北喀尔喀扎萨克图汗部台吉衮布伊勒登,因内乱率部逾漠归附清朝,诏安置于喜峰口外,编为一旗,为与先前南来归附、安置于张家口外的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台吉所部相
①秦于枳邑置,属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涪陵市东乌江东岸。三国蜀移治今涪陵市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 巴志》: 枳县在 “郡东四百里,治涪陵水会。土地确瘠,时多人士”。东晋永和三年 (347)桓温平成汉后移
明洪武十七年 (1384) 改真州置,属播州宣慰司。治所在今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东南旧城镇。万历二十九年 (1601) 改置真安州。明洪武十七年(1384年)改珍州思宁等处长官司置,治今贵州省道真
清光绪三十四年 (1908) 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在瑷珲 (今黑龙江省黑河市南爱辉镇)。1913年改瑷珲县。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南爱辉镇。直隶瑷珲道。1913年降为
亦作神囷山。在今河北磁县西四十里。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: “神囷之山,其上有文石,……滏水出焉。” 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磁州: “西北有神麇山,滏水出焉。”
1949年5月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由新正、耀县、宜君等县析置,治马栏镇(今陕西旬邑县东北马栏镇)。同年9月撤销,并入栒邑、耀县、宜君、黄陵四县。旧县名。1949年5月由陕西省新正、耀县、宜君等县析置,治今
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密云县: 棒棰崖,“隆庆元年,三卫彝酋董忽力勾土蛮十万犯边,势甚猖獗,既折墙而出,至棒棰崖迷失道,坠坑死者无算”。即此。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。明隆庆元年(15
在今新疆沙湾县东南。清乾隆 《西域图志》 卷22: 奇喇图鲁鄂拉 “在博罗哈玛尔鄂拉西五十里。玛纳斯郭勒西,乌兰乌苏东,当孔道南”。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60: 奇喇图鲁山 “库克河水出焉,其中多绿玉
在今福建福安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安县:下邳驿“在县东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