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明水县

明水县

①北魏宣武帝时置,为落丛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徐家坪乡明水坝村。西魏改名落丛县。

②1929年改明水设治局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在兴隆镇 (今黑龙江省明水县)。民国 《黑龙江志稿》卷2: 明水县 “境南有明水泉,故名”。


(1)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陕西省略阳县西乐素河南。属洛丛郡。西魏改名落丛县。(2)今县名。在黑龙江省中西部。属绥化市。面积 2308 平方千米。人口34.3万。属绥化市。辖5镇、10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明水镇。因距齐齐哈尔330里,故原称三百三。后因城东南有一明水泉而改名。清属杜尔伯特旗,民国初年分属青冈县、林甸县和拜泉县。1923年设明水设治局,属龙江道。1929年改明水县,治今址,直属黑龙江省。1947年2月属黑嫩省,同年9月复属黑龙江省。1956年改属嫩江专区(1968年改地区)。1999年属绥化市。地处松嫩平原北部,通肯河流经东境。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业主产玉米、大豆、小麦、甜菜、亚麻等。工业有亚麻加工、酿酒、制药、建材等。202国道经此,公路交通发达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亚港

    在今海南省三亚市南榆林港。清光绪《崖州志》卷2:三亚港在“城(今崖城镇)东一百二十里,受三亚、大陂、临川水入海,为商船麇集处”。在海南省三亚市区、三亚河入海处。古为著名的沿海港口,1942年在此建军港

  • 宣泽门

    初名大通门,北宋熙宁十年 (1077) 改为宣泽门。北宋东京城外城西汴河上北水门。在今河南开封市。《宋史·钦宗纪》: 靖康元年 (1126) 金人犯京师 (今开封市),“金人攻宣泽门,李纲御之,斩获百

  • 白云县

    北周天和元年(566)改武乡县置,属褒中郡。治所即今陕西汉中市东北武乡镇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三年(620)复置, 九年(626)废。古县名。北周天和元年(566年)改武乡县置,治今陕西省汉中市东。属汉

  • 普安县

    ①西魏废帝二年 (553) 改南安县置,为普安郡及始州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。隋开皇初废郡。大业初为普安郡治。唐武德初为始州治。先天二年 (713) 为剑州治。天宝初为普安郡治。乾元初为剑州治。南宋隆

  • 江右

    ①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,以西为右,故江西又名江右。魏禧《日录杂说》云:“江东称江左,江西称江右,盖自江北视之,江东在左,江西在右耳。”其后,江右又为江西省的别称。②东晋、南朝建都江左之建康(今江苏南京

  • 东路中左旗

    即蒙古车臣汗部中左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巴颜特热木。

  • 伊通州

    清光绪八年(1882)升伊通河巡检置,属吉林府。治所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。民国郭熙楞《吉林汇征》:伊通县“地名伊通河,又作伊图河、伊屯河,史名一秃河, 皆伊通之转音”。宣统元年(1909)升为直隶州

  • 台谷

    春秋晋邑。今地不详。或谓在今山西晋城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成公十八年(前573),“晋侯师于台谷以救宋”。古邑名。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省晋城市西南。《左传》成公十一年(前580年):楚伐宋,“晋侯师于台谷以

  • 阿模里

    又作阿没、阿昧。即今伊朗北部里海滨阿莫勒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“阿模里”。

  • 白浮堰

    在今北京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昌平州“白浮山”条:“《志》云,白浮堰在州东南十五里,起白浮村,至府西北三十五里之青龙桥,延袤五十余里。元至元中,郭守敬引白浮山诸水西折而南,经府西三十里之瓮山泊,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