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宁郡
东晋元帝时改益州郡置,属宁州。治所在滇池县 (今云南晋宁县东北三十二里晋城镇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滇池周围及禄丰、双柏、易门、澄江等县地。南朝宋治所在建伶县 (今云南晋宁县治昆阳镇)。南齐辖境不包有滇池西北岸。梁末废。
(1)西晋永嘉二年(308年)改益州郡置,治建伶县(今云南晋宁县昆阳镇)。为宁州治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南盘江流域以北,武定县以南,双柏县以东地区。南朝梁末废。(2)南朝梁置,治今江苏省宿迁市东南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宿迁市一带。北齐时废。
东晋元帝时改益州郡置,属宁州。治所在滇池县 (今云南晋宁县东北三十二里晋城镇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滇池周围及禄丰、双柏、易门、澄江等县地。南朝宋治所在建伶县 (今云南晋宁县治昆阳镇)。南齐辖境不包有滇池西北岸。梁末废。
(1)西晋永嘉二年(308年)改益州郡置,治建伶县(今云南晋宁县昆阳镇)。为宁州治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南盘江流域以北,武定县以南,双柏县以东地区。南朝梁末废。(2)南朝梁置,治今江苏省宿迁市东南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宿迁市一带。北齐时废。
①即今浙江宁波市西与鄞县界上段姚江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绍兴府余姚县: 姚江 “经县南,又东为慈溪之前江”。②古东关水。即今四川渠江支流东河上源。清道光 《城口厅志》 卷4: 前河 “自厅东二百里光头山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南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博白县西北十五里浪平。六年 (623) 属白州。贞观十二年 (638) 废。古县名。(1)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北。属白州。
亦称八径。穿越太行山脉的八条陉道。《述征记》:“太行首始河内,北至幽州,凡八陉。第一轵关陉(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),第二太行陉(在今河南沁阳市西北),第三白陉(在今河南辉县市西),第四滏口陉(在今河北磁
1922年析五常、同宾二县地置,属吉林滨江道。治所在乌吉密(今黑龙江省尚志市)。1927年改为珠河县。1922年由五常、同宾二县析置,治乌吉密河(今黑龙江尚志市尚志镇)。1927年升县,并改名珠河县。
在今江西乐安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10抚州崇仁县: 杯山 “在县西南一百四十五里,以山顶如杯为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抚州府一》: 杯山 “在乐安县西北八十里。……龙义水出此。山北为界岭,接丰城县界”。又
即鸡泽。在今河北永年县东南。《国语·晋语七》:悼公四年(前569),“会诸侯于鸡丘”。
南朝宋元嘉九年 (432) 置,属新会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境。南朝梁、陈间改熙潭县。
唐室韦部落之一。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左旗境。《新唐书· 室韦传》:“自 (俱伦) 泊而东有移塞没部。” 俱伦泊即今呼伦湖。
或作不著何、屠何。在今辽宁锦州市西北。《逸周书·王会》:“北方台正东……不屠何青熊。”孔注:“不屠何亦东北夷也。”
即今浙江嵊县西北隅城隍山北支。《清一统志 ·绍兴府一》 “剡山” 条下: “其南二里为之鹿胎山,县治跨其麓,宋朱子登眺其上。题曰 ‘溪山第一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