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宁州
唐置,属黔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贵州安顺市东。南宋后废。
(1)唐置,治今贵州省安顺市扬武。南宋后废。(2)金大定二十二年(1182年)以普宁军改置,治今陕西省佳县。属河东北路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佳县、神木、吴堡等县地。二十四年改名葭州。
唐置,属黔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贵州安顺市东。南宋后废。
(1)唐置,治今贵州省安顺市扬武。南宋后废。(2)金大定二十二年(1182年)以普宁军改置,治今陕西省佳县。属河东北路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佳县、神木、吴堡等县地。二十四年改名葭州。
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长江北岸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3峡州:下牢镇,“《元和郡县志》云,在夷陵县二十八里。隋于此置峡州。贞观九年移于步阐垒。其旧城因置镇”。
又名白马桥镇。即今浙江浦江县东北白马镇。清光绪 《浦江县志》 卷3: 傅宅市在 “县东四十里”。
在今江西安福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1吉州: 鸽湖山 “在安福县北六十里。有雁峰、白鹤峰、石人峰、三渡桥、桃花洞,景物幽绝,有唐人留题”。
即南屿。今台湾澎湖群岛南端之七美屿。
在今河南夏邑县西南。《左传》: 哀公七年(前488),宋围曹,“筑五邑于其郊”,“黍丘” 为其中之一。杜注: “梁国下邑县西南有黍丘亭。”
在今广东深圳市蛇口西赤湾。清于此建左、右炮台,为新安县门户。
即新门。南宋临安城东城门之一。
北宋置,属荥阳县。即今河南郑州市西三十里须水镇。唐初曾为须水县治。在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西部。面积58.8平方千米。人口6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须水村,人口3950。原称濉水,汉初更名须水。因须水河得名。
1937年析巩留县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新源县。1939年改为新源设治局。又称恰克满设治局。1939年由巩留县析置,治那里格(今新疆新源县新源镇)。1942年更名新源设治局。
在今河南淮阳县东南。《诗经· 陈风 · 宛丘》: “子之汤兮,宛丘之上兮。” 《诗谱》: “陈都于宛丘之侧。” 《尔雅·释丘》: “丘上有丘为宛丘,陈有宛丘。”在今河南省淮阳县。春秋时陈国都于此丘之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