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普定县

普定县

元置,属普定路。治所在今贵州安顺市东旧州镇。明初省入安顺州。清康熙十一年 (1672) 改普定卫复置,为安顺府治。治所即今安顺市。1913年移治废定南所 (今普定县),属贵州贵西道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载: “普定路。本普里部,归附后改普定府。” 是普定府因普里部为名。据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贵州卷: 普定取 “普里底定”之义。


在贵州省中部偏西。属安顺市。面积1091.6平方千米。人口39.9万。辖4镇、7乡(含4民族乡)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蒙古宪宗七年(1257年)于今安顺市东部置普定万户,普定之名作为行政区域名始此。元至正十一年(1351年)置习安州,治西堡寨(今县西马场镇)。明洪武十六年(1383年)省习安州,并入安顺州;十九年于县东境置十二营长官司(今县东十二营),于西境置西堡长官司(今马场镇),均属普定卫。崇祯三年(1630年)于蜡尔里设定南千户所(今县城)。清康熙十一年(1672年)置普定县,为安顺府治。1912年撤县入安顺府。1913年废安顺府置安顺县,恢复原普定县,迁治定南所,即今治,隶属黔西道(1914年改贵西道)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1949年属安顺专区。1966年划抵簸、大用、索考三公社归六枝特区。1970年属安顺地区,2000年属安顺市。地处黔中山原丘陵西部,喀斯特地貌发育。乌江(此河段称三岔河)流贯中部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有稻、玉米、小麦、油菜籽、烤烟,并产茶叶。矿产有煤、铁、铜、石膏、铅锌、硅石、大理石、高岭土等。工业有机械、建材、酿造、发电、食品等。贵昆铁路经西南边缘。黄安公路纵贯中部。有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、白岩脚洞古人类文化遗址、平讼摩崖、玉真山古寺等古迹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抓金噶珊

   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乌苏里江东岸契尔卡河口。清属宁古塔将军。康熙《皇舆全览图》:乌苏里江东岸沁河以北有“抓金噶山”。后属三姓副都统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7:乌苏里江东岸,北至混同江南岸旧设噶珊

  • 鼻亭

    即有鼻。亦作鼻墟。在今湖南道县北。见“有庳”。

  • 苍屹山

   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南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5琼山县:苍屹山“石峰屹立,水流其下。山后有仙人洞。又有雁塔峰,平冈特立,如卓笔然”。

  • 合浦北部都尉

    东汉建安二十二年(217)置,治所在平山县(今广西横县东北平山村)。西晋太康七年(286)改为宁浦郡。三国吴置,治平山县(今广西横县东北平山)。西晋太康七年(286年)改为宁浦郡。

  • 跌州

    唐置, 初为都督府, 隶北庭都护; 后降为羁縻州,属呼延都督府。当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境。

  • 海门厅

    清乾隆三十三年 (1768) 置,直隶江苏省。治所在茅家镇 (今江苏海门市)。1912年改为海门县。清乾隆三十三年(1768年)割通州之安庆、南安十九沙,崇明之半洋、富民十一沙及续涨之天南沙置,治今江

  • 北平府

    明洪武元年(1368)改元大都路置,属山东行中书省。治所在大兴、宛平二县(今北京市)。辖境相当今北京市长城以南,天津市武清、宁河以北及河北廊坊市与唐山市西部地区。次年为北平行中书省治(后改为北平布政司

  • 大龙湫

   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雁荡山中。高差约一百九十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温州府乐清县:雁荡山“有大、小龙湫,会诸溪涧水,悬崖数百丈,飞瀑之势,如倾万斛水,从天而下也”。在浙江省乐清市雁荡山马鞍岭西。是中国著名

  • 新京市

    1932年伪满洲国析长春县城区置,为伪满洲国都。即今吉林长春市。1945年9月改为长春市。

  • 猛缅

    即孟缅。今云南临沧县。《明史·云南土司一》: “顺宁附境有猛猛、猛撒、猛缅,所谓三猛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