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普陀宗乘之庙

普陀宗乘之庙

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正北。清乾隆三十二年 (1767) 仿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形制建造。“普陀宗乘” 是藏语 “布达拉” 的汉译,故又有“小布达拉宫” 之称。建成之时,由伏尔加河流域返回祖国的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等人,也随各民族首领到承德觐见。庙内现存乾隆帝御笔 《普陀宗乘之庙碑记》、《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》、《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》 石碑三通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正北。普陀宗乘,为藏语“布达拉”的汉译,故又有“小布达拉宫”之称。为清乾隆帝六十寿辰(乾隆三十五年)、皇太后八十寿辰(乾隆三十六年)接待国内各少数民族王公贵族而建。乾隆三十二年(1767年)动工,历时4年有余,仿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形制营建。建成之时,由伏尔加河流域返回祖国的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等人,率众跋涉万里,也随各民族领袖到承德觐见,表现了当时举国团结统一的兴旺局面。建筑利用山势,自然散置,自南而北层层升高,极富变化。山门前有5孔石桥,门内建巨大碑亭,内有乾隆帝御笔《普陀宗乘之庙碑记》、《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》、《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》石碑三通。亭北为五塔门、三间四柱七楼式琉璃牌楼。牌楼之后,殿阁楼台等建筑随地势前后错落。主体建筑大红台气势雄伟,高达42.5米,宽59.7米,有城阁凌空之感。红台中部是万法归一殿,重檐四角攒尖鎏金瓦顶,台东为落伽胜境殿,台东北的权衡三界亭和台西北的慈航普渡亭,均重檐金瓦,与万法归一殿、大红台的红墙白台、苍松翠柏交相辉映,庄严华丽异常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普陀宗乘之庙碑亭


猜你喜欢

  • 秦墟

    即今安徽淮南市东北上窑镇。《梁书·武帝纪》: 普通五年 (524) 十月,定远将军曹世宗伐魏,“克秦墟”。即此。在今安徽省淮南市东上窑镇。南朝梁普通五年(524年),曹世宗进攻北魏,克秦墟,即此。

  • 怕怀大隘

    亦作伯大怀遂。在今广西那坡县西南一百九十里,为中越边境要隘之一。《清一统志·镇安府》 “平孟隘” 条: “伯大怀隘,打面梁那坡、者赖、者欣三村,在城西南。本朝乾隆三十一年,设兵防守。” 光绪 《镇安府

  • 固城县

    ①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属南丰州。治所在今湖北郧西县、郧西县境。八年 (625) 废。②唐武后久视元年 (700) 置,属羁縻淯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南境。后废。

  • 普济镇

    金置,属章丘县。即今山东章丘市东南普集镇。(1)古镇名。即今山东省章丘市西普集镇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济南府章丘有普济、延安、临济、明水四镇,即此。(2)今镇名。(1)在湖北省江陵县南部、长江北岸。面积

  • 鸦雀水

    即今湖北恩施市东北滚龙坝乡。清同治《施南府志》 卷6 《村集》: “鸦雀水,距 (恩施) 县百里。”

  • 西川路

    北宋乾德三年(965)平后蜀并两川置,治所在成都府(今四川成都市)。开宝六年(973)析置峡西路。为至道十五路之一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盐亭、大竹、邻水、永川、合江以西,邛崃山、大雪山、大凉山以东和江油、北

  • 蒙秦赕

    唐南诏中心区十赕之一。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五十八里碗成村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北部及漾濞彝族自治县地。宋大理废。南诏置,治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。为南诏直辖西洱河(今

  • 甲县

    ①西魏置,属淯阳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旬阳县境。北周废入黄土县。②即上甲县。治所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南夹河镇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西城郡黄土县:“并赤石、甲、临江三县入焉。”即“上甲县(1)”。

  • 百尺崖后千户所

    明成化中置,属威海所。即今山东威海市东南百尺所。

  • 堰桥镇

    即今江苏无锡市北三十里堰桥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无锡县图: 西北有堰桥 (镇)。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无锡县北有 “堰桥镇”。并记: “堰桥距治三十里,北界江阴县,商业最繁盛。”在江苏省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