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朗县

朗县

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、雅鲁藏布江南北两岸。属林芝地区。面积8100平方千米。人口1.5万。辖3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朗镇。朗,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,意为“想像、显现”。曾译囊、郎、朗营、朗谿。元为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辖地。明属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辖区。清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在境内置朗宗,后在今林芝地区置塔工基巧(总管),朗宗归塔工总管辖。1960年将朗宗和古如朗杰(又译古如朗木杰)谿、金东(又译金栋)谿及加查宗的东部地区合并,改设朗县,属山南专区。1983年朗县由山南地区划归林芝地区。地处喜马拉雅山北麓和念青唐古拉山南麓。平均海拔3200米。雅鲁藏布江将县境切割为南北两部,印度洋暖流顺江而至,致使境内气候温和。属高原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青稞、春小麦、冬小麦、荞麦、豌豆、蚕豆、马铃薯、油菜籽等。畜产牦牛、藏系绵羊、山羊等。森林覆盖率13%,主要树种为松、柏、桦等。野生动物有藏羚羊、盘羊、水獭、旱獭、獐、猞猁、豹、猴、鹿、熊等。产冬虫夏草、贝母、五灵脂、大黄等药材及木耳、松茸等菌类食物。其中冬虫夏草为主要出口产品。矿产有铬、锡、铁、沙金、水晶、硫黄等。建有小型水力发电站和粮油加工厂。民族手工艺产品主要有藏帽、木碗等。泽八公路横穿县境。名胜有藏传佛教圣地扎日莎巴山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铁橛山

    即今山东胶南市西铁橛山。《明一统志》卷25莱州府: 铁橛山 “在胶州西南一百二十里。胶水源发于此。一名胶山”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7认为铁橛山非胶山,而是 《水经注》 中的拒艾山,亦即 《齐记》

  • 博石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琅邪郡。当在今山东东部。东汉省。

  • 斗门墟

    即今广东斗门县(井岸镇)西北斗门镇。清设黄梁都司驻此。

  • 洛好镇

    在今广西柳城县西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柳城县: “西有洛好镇巡检司。”

  • 阳万土州

    清乾隆九年(1744)析田州土州置,属思恩府。治所在今广西田阳县西北百峰乡。光绪五年(1879)改流设恩阳州。

  • 渐水

    ①即浙江水。在今浙江省西北部。《说文解字》: “渐水出丹阳黟南蛮中,东入海。从水,斩声。”②一名澹水。又名鼎江。在今湖南常德市北,流入汉寿县西北入沅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武陵郡索县:“渐水东入沅。” 《

  • 楚城

    ①即楚王城。在今河南信阳县北偏西六十里苏楼村西侧。北魏为西楚州治。《魏书· 中山王英传》: “衍宁朔将军张道凝等率众据楚城。闻英将至,弃城南走。”②在今河南汝南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元和十二年 (

  • 济阳郡

    ①西晋惠帝分陈留国置济阳国,东晋改为济阳郡。治所在济阳县 (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堌阳镇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兰考县东部、山东东明县南部。北魏废。②东晋明帝侨置于毗陵郡武进县 (今江苏武进县西北) 地。南朝齐改

  • 宁溪

    即绥江。今福建建宁县南宁溪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邵武府建宁县:“南有绥江,源出金铙山,一名濉江,亦名宁溪,至绥城口,合蓝溪流入泰宁县界”,为泰宁溪。

  • 净瓶山

    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0永康州: 净瓶山在 “州 (治今中东镇) 东二里。平地突起一峰,如瓶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