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析水

析水

即淅水。今河南卢氏、西峡、淅川县境之老灌河。《水经·丹水注》: “析水出析县西北宏农卢氏县大蒿山,南流径修阳县故城北,……南流入丹水县,注于丹水,故丹水会均,有析口之称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21邓州内乡县: “析水,北自卢氏县界流入,与丹水合,古今谓之析口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吕亭左县

    南齐改吕亭县置,属庐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桐城县东北十八里吕亭镇。后废。

  • 公噶巴喀玛山

    即今西藏那曲县那曲河南岸的龚喀巴、龚喀玛二个山峰。藏语“龚喀巴”意为凹形白额公牦牛峰,“龚喀玛”意为凹形母牦牛峰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载:“公噶巴喀玛山,在哈喇乌苏河源之南岸。”

  • 干言山

    在今河北隆尧县西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内丘县“有干言山”。《寰宇记》卷59尧山县:干言山“在县西五里。李公绪《赵记》云:柏仁有干言山。卫《诗》云:‘出宿于干,饮饯于言’是此山也”。今隆尧县西有大、小干言

  • 桃花渡

    在今浙江宁波市城区姚江之滨桃渡路一带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宁波府: 桃花渡在 “府东北三里,即鄞江渡也。渡北有天成高阜九十有九,独一阜半入于江,谓之江北墩”。自新江桥建成后,渡废。

  • 西阳河堡

    明正统五年(1440)筑,在今河北怀安县(柴沟堡镇)西四十里西洋河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万全右卫:西阳河堡“堡为宣镇极西,西北与大同平远堡接壤。两面皆边,最称冲要”。

  • 长岭子镇

    即今吉林双阳县东北饮马河西之长岭乡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5吉林府:西“一百五十五里长岭子屯”。

  • 柏人

    春秋晋邑,战国属赵。在今河北隆尧县西。《左传》: 哀公四年 (前491),国夏伐晋,“会鲜虞,纳荀寅于柏人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晋邑。战国属赵。在今河北省隆尧县西。《左传》哀公四年(前491年):国夏

  • 都畿道

    唐开元二十一年 (733) 分河东道东都附近地区置,故名。治所在洛阳 (今河南洛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获嘉、原阳、中牟、叶县以西,崤山、熊耳山以东,伏牛山以北和山西中条山以南地区。乾元元年 (758)

  • 石村

    即今山东广饶县西北十八里石村乡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舆图志》:乐安县(今广饶县)西北有石村。

  • 哈玛河

    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南之哈蟆河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22: 牡丹江 “又东过宁古塔城南,有哈玛河自南来注之。河出城南老松岭,两源岐发,曰二道河,曰三道河,合西北流,折而北,庙儿岭水自西来注之,又北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