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柏举

柏举

一作柏莒。《春秋》: 定公四年 (前506),“冬十有一月庚午,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。楚师败绩”。《公羊传》 作 “战于伯莒”。其地说法主要有三: (1) 在今湖北黄州市团风镇南之举洲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举水 “又分为二水,右水南流注于江,谓之举口,南对举洲,《春秋左传》: 吴、楚阵于柏举”。(2) 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27麻城县: 龟头山 “在县东南八十里。举水之所出也。《春秋》: ‘吴、楚战于柏举’。即此地也”。(3) 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北。明曹学佺 《名胜志》: 柏子山,“ 《春秋》 ‘吴、楚阵于柏举’,盖合此山及举水而名”。


春秋楚地。为今湖北省麻城市东北柏子山与举水的合称;一说为举水入长江口以南的举洲;或说即麻城市东南举水所出的龟峰山。《春秋》定公四年(前506年):“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。”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两垭山

    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龙安府平武县:两垭山“在府东北七十里。山岭分峙两垭,路通青川、广、昭等处”。

  • 娄水

    即今湖南慈利县西北溇水。《水经·澧水注》: 娄水 “源出巴东界,东径天门郡娄中县北,又东径零阳县注于澧水”。

  • 小屯商周遗址

    在今山东长清县南二十四里小屯水库北侧。1956年修建小屯水库时出土商代晚期铜器觚、樽、鼎、觯、戈等一百零四件文物;20世纪70年代后期又出土了商代前期两件铜器爵、斝。这些文物分别由中国历史博物馆、山东

  • 兴唐县

    ①唐至德二年(757)改安边县置,为兴唐郡治。治所即今河北蔚县。五代梁改名隆化县。后唐复名安边县。后晋改名灵仙县。②五代唐改元城县置,为兴唐府治。治所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(旧府城)。后晋复名元城县

  • 尚安县

    ①三国吴置,属零陵郡。治所在今广西阳朔县东北四十里兴坪镇。西晋武帝时改为熙平县。②西魏废帝元年 (552) 置,为邓宁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、黑水河东岸。一说在今甘肃舟曲县西南。隋开皇三年 (5

  • 宅垄土司

    亦作奢垄。在今四川小金川县西四十五里宅垄乡。《清史稿·明亮传》:乾隆三十八年(1773)征金川,“自思纽顺河取得里、得木甲诸寨,袭破宅垄,复取僧格宗,与阿桂会美诺”。即此。四十一年(1776)设宅垄屯

  • 故陵溪

    亦名永谷水。即今四川云阳县东南长滩河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江水又径鱼复县之故陵,旧郡治故陵溪西二里故陵村,溪即永谷也。”

  • 乳骆河

    即今青海乐都县北大西沟 (引胜河)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乐州临宗砦: “崇宁三年赐名。南宗堡稍南一十五里乳骆河之西。”

  • 海口港

    在今海南省海口市。明正德 《琼台志》 卷5: 海口港 “在 (琼山) 县北十里海口都,水自南渡大江至此,会潮成港。今官渡自此达海北”。曾名秀英港。在海南省海口湾顶、琼州海峡南部。扼北部湾和南海的交通要

  • 古鉧泉

    在今湖南资兴市东。源出八面山李家洞,为资兴水之源。《舆地纪胜》卷57郴州:古鉧泉“山下有一泉,方圆十余里。泉旁石壁峭立,其泉深邃清澄莫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