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栗园

栗园

①在今北京市丰台区栗园。《辽史·百官志》: 南京栗园司 “典南京栗园”。即此。

②在今河北固安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固安县引 《括地志》: “固安之栗,天下称之为御栗,因有栗园。” 北魏孝昌三年 (527),杜洛周遣其党曹纥真掠蓟南,幽州刺史常景运遣将于荣击破之于栗园。即此。

③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境。《魏书·蠕蠕传》: 始光二年 (425),拓拔焘大举伐蠕蠕大檀,“车驾从中道,东平公娥清次西从栗园”。

④亦名栗渚。在今河南汝南县西北汝水之湾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 “ (悬瓠) 城北名马湾,中有地数顷,上有栗园……平南王肃起高台于小城,建层楼于隅河,下际水湄,降眺栗渚。”

⑤在今河南安阳市东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梁普通七年 (526),“杜洛周遣都督王曹纥真等将兵掠蓟南,秋七月丙午,行台常景遣都督于荣等击之于栗园,大破之,斩曹纥真及将卒三千余级”。


(1)在今河北省固安县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普通七年(526年),北魏幽州刺史常景遣都督于荣等击杜洛周将曹纥真于栗园,大破之,即此。(2)在今河南省安阳市东北。北魏末高欢将高敖曹败尔朱兆于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土拉河

    亦作图拉河。即今蒙古国中央省西北之图拉河。《明史·李文忠传》:洪武五年(1372),由东道北征趋和林,“进至胪朐河,令部将韩政等守辎重,而自帅大军,人赍二十日粮,疾驰至土拉河。元太师蛮子哈剌章悉众渡河

  • 净慈寺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南之南屏山北麓慧日峰下。五代周显德元年 (954) 吴越国建,原名慧日永明院。北宋太平兴国二年 (977) 改名寿宁禅院。南宋建炎二年 (1128) 改为净慈禅寺。绍兴十九年(114

  • 四辅

    唐、宋时京畿附近四个府、州的合称。 (1)唐开元十二年(724)称近京畿的同州(治今陕西大荔县)、华州(治今华县)、岐州(治今凤翔县)、蒲州(治今山西永济市西蒲州镇)为四辅。(2)北宋崇宁、政和间,曾

  • 颍阴县

    秦置,属颍川郡。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。西汉高帝六年 (前201),封灌婴为颍阴侯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(446) 并入临颍县。东魏元象二年(539) 复置,为郑州及颍川郡治。北齐天保元年(550) 改为长

  • 岳北农工会旧址

    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北六十四里岳北村。原为刘捷三公祠。1923年春,中共湘区委员会派刘东轩、谢怀德等到衡山县西北白果乡开展农民运动,在此建立湖南第一个农民革命组织岳北农工会。1927年1月,毛泽东到衡山县

  • 汶山长官司

    明洪武七年(1374)置,后属茂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。后废。

  • 大昌关

    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五十里汤浴南。《新唐书·崔湜传》:“初,湜建言山南可引丹水通漕至商州, 自商镵山出石门,抵北蓝田,可通挽道。中宗以湜充使,开大昌关,役徒数万,死者十五。”

  • 古鲁卫

    明永乐十年(1412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中游库鲁河流域。后废。明永乐十年(1412年)置。约治今俄罗斯阿穆尔河(黑龙江)左侧支流古鲁河流域。属奴儿干都司。后废。

  • 来苏砦

    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八十里。《宋史·王全斌传》:乾德三年(965)伐蜀,“命史延德分兵趋来苏,造浮梁于江上, 蜀人见梁成, 弃砦而遁”。

  • 二渡关

    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北一百十里,接江西广丰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浦城县:二渡关“为入闽之间道。其地山岭巉岏,溪流回绕,东西二面皆为桥以渡,因曰二渡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