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林
即今安徽歙县东北二十里练河西岸桂林乡。清乾隆 《歙县志》卷1 《都鄙》 有桂林乡。
即今安徽歙县东北二十里练河西岸桂林乡。清乾隆 《歙县志》卷1 《都鄙》 有桂林乡。
元至元十七年 (1280) 改廉州置,属湖广行省海北海南道。治所在合浦县 (今广西合浦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北海、合浦、浦北等市县地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为廉州府。元至元十七年(1280年)升廉
①新莽始建国元年 (9) 改梁国置,治所在睢阳县 (今河南商丘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商丘市和商丘、虞城、民权、安徽砀山等县地。东汉建初四年 (79) 复为梁国。三国魏黄初中改为梁郡。西晋改为梁国。南朝
①西汉置,属雁门郡。治所在今山西浑源县西十五里麻庄。因崞山而得名。东汉末废。西晋初复置,永嘉后入魏,改名崞山县。②隋大业二年 (606) 改平寇县置,属代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原平市北三十五里崞阳镇。三年
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西海头古城。魏、晋时置西域长史府于此。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东北楼兰故城。魏晋时期西域长史府驻此。
唐置,属真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。宋废。
又作神投海、神投海门、神授海口、神符海口,或误作灵符海口。在今越南中部清化省峨山县东。《明史·安南传》: 永乐七年 (1409),张辅讨简定乱,“由黄江、阿江、大安海口至福成江,转入神投海口,尽去贼所
在今辽宁彰武县东北后新秋西北。清为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前旗驻地。
即竿山。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三十六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青浦县:竿山“亦曰竹竿山,俗名北竿山, 又山在干山之北,故名北干山”。
秦置,治所在陈县(今河南淮阳县)。西汉改为淮阳国。东汉章和二年(88)改为陈国。建安初又改为陈郡。三国魏黄初六年(225)改为陈国,七年(226)又改为陈郡。西晋咸宁中并入梁国。永康二年(301)复置
隋开皇十年 (590) 改番禺县置,为广州治。治所即今广东广州市。仁寿初为番州治,大业初为南海郡治。唐初复为广州治。元为广州路治。明、清为广州府治。1912年移治佛山镇 (今佛山市),后属广东粤海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