桥墟
即今广西贵港市东南六十里桥圩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贵县图: 东南有桥墟。民国 《贵县志》 卷1: 桥墟 “今桥头乡南岸,最著名墟市,为四大墟之一”。
即今广西贵港市东南六十里桥圩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贵县图: 东南有桥墟。民国 《贵县志》 卷1: 桥墟 “今桥头乡南岸,最著名墟市,为四大墟之一”。
在今广东乐昌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2乐昌县:泐溪岩在“县西北三里。岩有石室,深三丈,广五丈余。《道书》以为七十二福地之一。其北五里,泐溪出焉,南流入武水”。
北宋置,属庐江县。即今安徽无为县西南八十五里昆山乡。宋置矾砀。
①又作泲水。古四渎之一。包括黄河南、北两部分。《尚书·禹贡》: “导沇水,东流为济,入于河。” 当指黄河以北部分; 又 “溢为荥,东出陶丘北,又东至于菏,又东北会于汶,又东北入于海”。指黄河以南部分。
一名修泽。战国韩邑。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 惠文王后元七年 (前318),“韩、赵、魏、燕、齐帅匈奴共攻秦。秦使庶长疾与战修鱼”。古邑名。战国韩邑。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。《史记·秦本纪
清乾隆时建,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内。《清一统志·承德府一》:文津阁在“山庄千尺雪之后, 卜高明爽垲,用浙江范氏天一阁之式,建为高阁,收藏四库全书,高宗纯皇帝御题曰文津阁”。
在今山西吉县东北大度村。《清一统志·平阳府一》“三垢镇”条下有“大度镇”。
即丁令。在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。
明洪武十四年(1381)改平月长官司置,治所即今贵州福泉县。次年改置平越卫。
在今甘肃环县西。《宋史·范仲淹传》:天圣年间,“明珠、灭臧劲兵数万,仲淹闻泾原欲袭讨之,上言曰: ‘二族道险,不可攻……若北取细腰、胡芦众泉为堡障,以断贼路,则二族安,而环州、镇戎径道通彻,可无忧矣’
即今广东化州市西北石湾圩。清光绪《高州府志》卷10化州:石湾在“州西三十四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