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梅渚镇

梅渚镇

北宋置,属建平县。即今安徽郎溪县北三十里梅渚镇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4广德军: 梅渚镇“在建平县东 (应为北) 三十五里”。明置梅渚巡司。


(1)在浙江省新昌县西部,西邻嵊州市。面积36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梅渚,人口2070。1950年置梅溪乡,1961年为梅渚公社,1983年复乡,1992年合山头、诚爱二乡置镇。澄潭江流经。产稻、茶叶、蚕茧、白术、板栗等。丝绸、织布业发达。有酿酒、丝绸、砖瓦等厂。公路通县城。(2)在安徽省郎溪县北部,东北与溧阳市接壤。面积32.6平方千米。人口1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梅渚,人口4100。传集镇原在梅姓居住的山头脚下,有六条冲沟汇集,形若洲渚,故称梅渚。1952年设梅渚镇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设乡,1985年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等。有农机修配、密封件、化工、针织、榨油、鞭炮等厂。有钟梅公路接望十公路,梅渚河常年通航。古迹有王家桥和小九华佛教圣地。王祠村有新四军前方医院旧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百岯山

    在今河南偃师市南。《后汉书·孝和帝纪》:永元十六年(104)十一月己丑,“行幸缑氏,登百岯山”。即此。

  • 黄坵埠镇

    即今江西余干县东南黄金埠镇。《清一统志·饶州府二》: 黄坵镇 “在余干县东南五十里。元置巡司,明初废。隆庆中移康山巡司驻此。今裁”。

  • 高柴镇

    北宋置,属太康县。即今河南太康县西北四十四里高贤乡。

  • 兴隆卫

    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)置,属贵州都司。治所即今贵州黄平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兴隆卫:龙岩山在“卫城北一里。 一名龙洞山。石势崭岩,水色深碧。相传龙居其中,时出云雨。明初卫名兴龙以此”。清康熙二十

  • 灵光塔

    在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北六里塔山南坡。为唐渤海国时代遗物。原是七层楼阁式青砖空心方塔,高约20米。1932年遭雷击,顶部二层震塌。1932年和1984年两次整修。今塔高五层13米。塔身方形。塔围30

  • 叴犹县

    西汉置,属临淮郡。治所在今江苏泗阳县西北郑楼乡古城。因叴犹国为名。东汉省。

  • 凉伞 (繖) 冈

    在今广东阳春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阳春县: 凉伞冈 “在县北十里。高五十丈,周数十里。盘旋宛曲,为县主山”。

  • 河东道

    ①唐贞观元年 (627) 因山川形便,分黄河以东、太行山以西地区置。为贞观十道、开元十五道之一。辖境相当今山西全省及河北西北部内、外长城间地。开元以后治蒲州 (治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)。乾元元年 (

  • 孔亮山

    在今广西岑溪县东南黎河南。《明史·童元镇传》:万历二十三年(1595)元镇率兵镇压瑶民起义,“孔亮山‘贼’凭高,弩矢雨下。诸军用火器攻,大破之”。即此。古山名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南黎河南。明万

  • 御息湖

    即诏息湖。在今浙江杭州市东北。宋 《淳祐临安志》 卷10引 《祥符经》 云: 御息湖 “在仁和县东北一十八里。周回三里。故老相传: 秦始皇东游,暂憩于此,因以为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