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楚州

楚州

①东魏武定七年 (549) 改北徐州置,治所在燕县 (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东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南,瓦埠湖以东,女山湖以西和池河以北地区。北齐改为西楚州。

②南朝梁太清四年 (550) 改巴郡置,治所在垫江县 (今四川重庆市)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广记》 卷53重庆府: “楚州,以地邻乎楚” 而名。西魏大统十七年 (551) 改为巴州。北周闵帝元年 (557) 复改为楚州,治所在巴县 (今重庆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以南,江津以东,涪陵以西地区。隋开皇元年 (581) 改为渝州。

③南朝梁置,治楚城 (今河南信阳县北五十一里长台关西)。东魏改为西楚州。

④即僰州。治所在隆阳县 (今四川綦江县北)。

⑤隋开皇元年 (581) 置,治所在寿张县 (后改淮阴,今江苏淮阴市西南)。十二年 (592) 移治山阳县 (今江苏淮安市)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八年(625) 改东楚州复置,仍治山阳县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盱眙、淮安、淮阴、宝应、建湖、金湖、洪泽等县市地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淮阴郡,乾元元年 (758)复名楚州。南宋绍定元年 (1228) 改为淮安军。


(1)东魏武定七年(549年)改北徐州置,治燕县(今凤阳县东北临淮关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淮河以南,瓦埠湖以东及女山湖、池河流域地区。北齐文宣帝改为西楚州。(2)南朝梁太清四年(550年)置,治垫江县(今重庆市)。辖境相当今重庆市及璧山、永川、江津、南川、长寿等市县。西魏大统十七年(551年)改巴州。北周闵帝元年(557年)复改楚州。隋开皇元年(581年)改名渝州。(3)隋开皇元年(581年)置。治寿张县(后改淮阴县,今江苏淮安市淮阴区西南),十二年移治山阳县(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)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八年(625年)又改东楚州置。仍治山阳县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淮河以南,盱眙县以东,宝应县、盐城市以北地区。天宝、至德时曾改为淮阴郡。北宋属淮南东路。辖境略有缩小。南宋绍定元年(1228年)改为淮安军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步日部

    宋大理置,属威楚府。即今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。元改普日思摩甸长官司。大理国以步日赕改置,驻地即今云南省普洱县。元初改置普日思摩甸长官司。

  • 火山州

    金大定二十二年(1182)改火山军置,治所在河曲县(今山西河曲县东南),后改隩州。金大定二十二年(1182年)升火山军置,治河曲县(今山西河曲县南旧县)。属河东北路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河曲县一带地。后改

  • 虎跑井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市郊江宁县西南东善乡祖堂山幽栖寺内。该寺始建于南朝刘宋大明三年 (459)。唐太宗贞观元年 (627) 高僧法融禅师在此山洞穴中坐禅修行,后创立牛头宗,为开山祖师。寺内仍存祖师洞、银定桥、

  • 云南前卫

    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置,属云南都司。治所即今云南昆明市。清康熙七年(1668)废。

  • 西封州

    唐贞观五年(631)开生羌置羁縻州,属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县境。八年(634)改为炎州。

  • 小韩城

    在今河南禹州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7禹州:小韩城“战国韩哀侯所筑”。《清一统志·开封府二》:小韩城,“《旧志》:小韩城在州西北十三里。韩哀侯所筑,今名韩城”。

  • 雁门郡

    战国赵武灵王置,秦、西汉治所在善无县 (今山西右玉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河曲、五寨、宁武等县以北,恒山以西,内蒙古黄旗海、岱海以南地。东汉移治阴馆县 (今山西朔州市东南五十五里夏关城)。三国魏移治广武

  • 喀赖河

    即今内蒙古达拉特旗西黑赖河。《清一统志·鄂尔多斯》: 喀赖河 “在左翼西五十里。源出朱尔汉虎都克,北流入黄河”。

  • 若邪山

    一作若耶山。即今浙江绍兴县东南四十四里化山。越王勾践曾移葬其先君夫镡冢于此。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 分道击东越,一军出若邪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刘繇传》 裴注: “山阴县民去治数十里有若邪中在山谷间。

  • 利津县

    金明昌三年(1192)升永利镇置,属滨州。治所即今山东利津县。咸丰《武定府志》卷2:“本隋永利镇地,又邑有东津,合以名县。”元属济南路。明属济南府滨州。清属武定府。民国初属山东济南道。1925年改属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