榆林口
在今山西天镇县西北榆林口村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: 榆林口 “在天镇县西北三十里。东西五十步,墙高二丈五尺。相近又有砖磨口、水磨口”。
在今山西天镇县西北榆林口村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: 榆林口 “在天镇县西北三十里。东西五十步,墙高二丈五尺。相近又有砖磨口、水磨口”。
元太祖十四年 (1219) 改崞县置,属太原路。治所在今山西原平市北三十五里崞阳镇。大德九年 (1305) 属冀宁路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降为崞县。蒙古成吉思汗十四年(1219年)升崞县置,治今
①汉代长安城内未央宫金马门的简称。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 “历金门,上玉堂有日矣。”②即今福建金门岛。清同安县丞及金门镇总兵官驻此。《明通鉴》 附编: 清顺治七年 (1650) 秋八月,“明郑成功取厦门
亦名鸿关。在今河南灵宝市南。《宋书·柳元景传》: 元嘉二十九年 (452),北伐 “元景至洪关”。即此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门水 “东北历峡谓之鸿关水,水东有城,即关亭也。水西有堡,谓之鸿关堡”。即“
即故陇城县。在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九十里陇城乡。明成化十年(1474)于此置巡司。清乾隆四十二年(1777)裁。
在今安徽萧县东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萧县: 姬村湖 “又东五里曰姬村泊。明万历中,议引运艘自灵壁双沟,由睢水历永固、姬村诸湖,至徐州九里沟,出小浮桥”。
在今广西来宾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迁江县: 武节水 “在县 (治所在今迁江镇) 西十里,流汇于都泥江”。
又称土门口、土门关、井陉关,“即太行八陉之第五陉”(《元和郡县志》)。即今河北省鹿泉市西南东土门。为河北和河东中部地区太行山井陉东西道交通要隘东口。西汉高祖三年(前204年),韩信与张耳击赵,“赵王、
唐贞观十一年 (637) 改南龙州置,属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望水县 (今云南晋宁县南二十六里大古城)。南诏废。
即今河北武安市北邑城镇。清乾隆《武安县志》卷3集镇:邑城在“县北四十里”。在河北省武安市东北部。面积67平方千米。人口3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邑城,人口 6860。明代迁民欲在此建县城,故名欲城,后讹为
在今四川梁平县东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79梁山军: 峰门山 “距军东一十五里。其山高大,顶有寒泉,两崖峻险,群峰对峙如门,因以名之”。南宋范成大 《峰门岭遇雨·泊梁山》 诗云: “行尽峰门千万丈,梁山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