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周城
即今山西左云县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武德七年 (624),“突厥寇代州之武周城,州兵击破之”。
即今山西左云县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武德七年 (624),“突厥寇代州之武周城,州兵击破之”。
即正阳门。在今北京市天安门广场南侧。明、清北京内城正南门。区片名。在北京市崇文区西北部、天安门广场南端。泛指前门大街两侧及箭楼四周地区。以前门(正阳门)得名。正阳门是明、清北京内城南垣正门。明永乐十九
在今吉林靖宇县北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8:“那尔轰山,(吉林)城南四百里,高十余丈。”“那尔轰”,满语意为“细”。
①西汉置,属巴郡。治所即今四川忠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149忠州: 临江县 “本以临川江为名”。王莽改为监江县,东汉复为临江县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巴志》: 临江县 “有盐官,在监、涂二溪,一郡所仰;
①在今浙江宁海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宁海县: 雷山在 “县西三十里。有三十六峰,亦曰三十六雷山”。②在今广西柳州市南十里。唐柳宗元 《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》: “雷山两崖皆东向,雷水出焉。”
即浪峤南屿。今台湾省南部屏东县恒春半岛。《清一统志·台湾府》: 浪峤南屿 “在凤山县南二百四十里。一名瑯峤山”。
在今广东澄海市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 “莱芜山”条:“小莱芜在(澄海)县东南十里。一名留子山。”
即今河北新乐市东二十五里邯邰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新乐县图:东南有邯台集。
北魏太和二十二年 (498) 改东徐州置,治所在团城 (今山东沂水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沂水、沂源、蒙阴、莒县、莒南、日照及江苏赣榆等县市地。北周改为莒州。北魏太和二十二年(498年)改东徐州置,治团城
即今山东临沂市东北独树头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 《舆图志》: 兰山县 (今临沂市) 东北有独树头。
1944年改和什托罗盖设治局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。1954年改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区。1955年改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