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口监
宋置,属大昌县。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北下田乡水口村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大宁监大昌县:“旧在监南六十里,嘉定八年徙治水口监。”
宋置,属大昌县。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北下田乡水口村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大宁监大昌县:“旧在监南六十里,嘉定八年徙治水口监。”
在今河北乐亭县东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乐亭县:中淀河“流经县东南十五里达四沟港,四围皆水,中有高冈,又南通汤家河至胡林口河入海”。
汉高帝分齐郡置,治所在掖县(今山东莱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胶莱河以东、岠嵎山以北和乳山河以东地区。《元和志》卷11莱州:“在齐国之东,故曰东莱。”东汉徙治黄县(今山东龙口市东南)。西晋改为东莱国,还治
在今黑龙江省虎林县东北,为乌苏哩江支流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虎林厅:乌苏哩江“又北纳七虎林河,合阿布沁、小大木克、独木、外七里星河,入饶河”。
明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黑龙江省逊克县西南沾河中下游。后废。
即今广东高州、化州二市境之鉴江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6化州: 茂名水,“ 《元和郡县志》 云:在石龙县北二十步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化州: “又有陵水、罗水,俱自广西北流县流入,与茂名水合,至吴川县为
在今江苏泗洪县南。南朝梁天监二年(503)筑。《寰宇记》卷16临淮县:沥桥城,“梁戍城。在徐城县西南二十五里……南临沥水桥,因以为名”。在今江苏省泗洪县南,南临沥水桥。南朝梁天监二年(503年)筑,并
①在今安徽郎溪县南七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广德州》:石佛岭“在建平县南七十里。上有三石,高二丈许,形如佛”。“石佛撑云”为县境胜景之一。②在今浙江松阳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松阳县:石佛岭“在县东南四十
即含洸。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光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英德县 “洭浦关”条内: “县西有浛洸巡司,即旧含光县也。扼五山径、大小枫林之冲,皆为要害。”
唐方镇名。开元二十一年 (733) 置岭南五府经略讨击使司,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经略使之一。开元后治所在广州 (今广东广州市)。直辖广管诸州县,相当今广东大部分地区,兼领桂管、邕管、容管、安南四管之地。
1929年析西宁、湟源二县置,属青海省。治所在今青海共和县东南曲沟乡。1943年迁驻恰卜恰(今共和县)。1952年改为共和藏族自治区,1953年复改共和县。在青海省东部、青海湖之南,东依日月山,东南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