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永隆太平市

永隆太平市

在今湖南祁阳县西北四十六里文明镇北。明置永隆太平市巡司。清改为永隆巡司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图尔根河

    亦作伊克土尔根。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之大黑河。《清一统志·归化城六厅》: 黑河“在归化城南二十里。蒙古名伊克土尔根”。又有小土尔根河 (今小黑河),“在归化城南十里。源出城东杜贺伦之地,西南流至城西

  • 河口对汛督办区

    清光绪二十三年 (1897) 置河口副督办,属临开广道。1914年改为河口对汛督办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即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。民国《云南河口对汛督办公署造报地志资料细目清册》:“现在对汛督办驻在地,适当

  • 毛城

    ①在今河北武安市西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建安九年(204),“攻邺,为土山、地道。武安长尹楷屯毛城,通上党粮道”。即此。②在今河南新蔡县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大通二年(528),“改魏郢州为北

  • 富恼儿

    亦作军脑儿。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。《元史·宪宗纪》: 七年 (1257),“秋驻跸于军脑儿,酾马乳祭天。 九月, 出师南征。 以驸马剌真之子乞䚟为达鲁花赤,镇守斡罗思”。

  • 白沙岛

    旧名镇海屿。又名北山屿。在今台湾省澎湖县北白沙乡。明曾在此设防。在台湾海峡东南部、澎湖列岛的澎湖岛北。因海滨遍布白色珊瑚沙砾,故名。明代曾设防,称镇海屿,又称北山屿、赤崁仔。为澎湖湾东北屏障。面积14

  • 兴中州

    蒙古至元七年(1270)改兴中府置,治所即今辽宁朝阳市。明洪武五年(1372)废。蒙古至元七年(1270年)降兴中府置,治兴中县(今辽宁朝阳市)。辖境约相当今辽宁省朝阳市、朝阳县地。明废。

  • 石含山

    即今江西遂川县西湘赣交界之万洋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龙泉县:石含山在“县西百五十里,延袤数百里,跨永新及湖广之桂阳、茶陵二州界。 一名万羊山。《郴志》:石含山接吉州泰和县界,有石室,因名含。或以

  • 普乐州

    元至元十七年 (1280) 以��鹿部置, 属德平路。治所在今四川盐源县境。二十七年 (1290)废。

  • 齐国

    ①西周初吕尚封国。初都营丘,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五十里古城(一说即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临淄故城)。胡公徙都薄姑,即今山东博兴县东北十五里薄姑城。献公又徙临淄,在今山东淄博市北临淄故城。春秋时齐桓公首先称霸

  • 红崖市

    即今云南弥渡县西北二十三里红岩乡。清道光间置汛,有外委驻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