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氾水镇

氾水镇

即今江苏宝应县东南三十八里氾水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宝应县“槐楼镇”条下:“又南十里为瓦店镇,又南十里为氾水镇。”


在江苏省宝应县南部、京杭运河东岸。面积159平方千米。人口8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氾水,人口1.3万。始名范水,明洪武称新镇,万历间建氾水闸、氾水洞,集镇以闸名。1949年为氾水区氾水镇。1958年设氾水公社,1963年划分为氾水公社和氾水镇。1973年镇社合置氾水公社。1982年析置石桥乡,1983年改氾水乡,1985年改置镇。2000年石桥、韦镇、氾光湖三乡并入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棉花、蔬菜、蚕茧等。水产养殖业发达。有纺织、机械、电器、电子、汽车配件、玻璃、粮食加工等厂。京沪高速公路、淮江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荒地庄

    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二十五里荒地满族镇。民国徐曦 《东三省纪略》 卷9京奉铁路车站道里表: “荒地,绥中县城西二十五里。”

  • 屯氏河

    黄河下游故道之一。西汉元封后,黄河北决于馆陶(今河北馆陶县),分为屯氏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馆陶县:“河水别出为屯氏河,东北至章武(今河北沧县东北)入海。”《汉书·沟洫志》:“元帝永光五年,河决清河灵

  • 大公府

    又作公爷府。即今内蒙古喀喇沁旗驻地锦山镇。清乾隆八年(1743)建公爷府于此。1948年喀喇沁右旗迁驻于此。1949年置喀喇沁旗。1956年设公爷府镇。1966年改名锦山镇,取锦绣河山之意。

  • 香桥湖

    在今湖北远安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远安县: 香桥湖在 “县西六十里。百井山水所汇也”。

  • 怀朔镇

    北魏六镇之一。在今内蒙古固阳县东北白灵淖乡城库伦古城。孝昌元年(525),被破六汗拔陵起义军攻破,镇废;镇民高欢等走投柔玄镇,从杜洛周起义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芒干水(即今大黑河)又西南, 径云中城北

  • 拔达岭

    一名凌山。又作勃达岭、凌岭、绫岭。即今新疆乌什县西北别迭里山口。为唐时通往西域的重要山隘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温肃州: “又西北三十里至粟楼烽。又四十里度拔达岭。” 玄奘赴天竺经此。古山名。又称凌山。

  • 朅师国

    亦作羯师国。在今巴基斯坦北部之奇特拉尔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天宝八年 (749),“吐火罗叶护失里怛伽罗遣使表称: 朅师王亲附吐蕃,因苦小勃律镇军,阻其粮道。臣思破凶徒,望发安西兵,以来岁正月至小勃律,

  • 太和殿

    ①亦名金銮殿。在今北京市故宫内。为故宫“三大殿”之一,是外朝的前殿。建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)。初名奉天殿,嘉靖四十一年(1562)改名皇极殿。清顺治二年(1645)改称太和殿。明、清两代皇帝即位,

  • 仙女寨

    在今江西奉新县西南华林山中。《明史·忠义·周宪传》:正德初,“华林、马脑贼方炽,总督陈金檄宪剿之,平马脑砦及仙女、鸡公岭诸寨,先后斩获千余人”。

  • 皮水隘

    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宝庆府》:皮水隘“在城步县南一百二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