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汕头市

汕头市

1930年升汕头为市,属广东省。治所即今广东汕头市。


简称汕。在广东省东部沿海。面积 2130.2 平方千米(市辖区312.8平方千米)。人口484.6万(市辖区477.3万)。全国著名侨乡之一。辖金平、濠江、龙湖、潮阳、潮南、澄海六区和南澳县。市人民政府驻金平区。原为澄海县地。明代称为沙汕,清康熙时称沙汕头。因处韩江三角洲之沙堤上,常设栅捕鱼,故名沙汕头。后简为汕头。咸丰八年(1858年)中英、中法《天津条约》签订后,辟为商埠。1921年与澄海分治,置汕头市政厅。1930年建市(县级),1949年升为省辖市(地级)。1955年设粤东行政区为驻地。1956年为汕头专区驻地,1970年为汕头地区驻地。1975年潮阳县达濠岛并入,升地级市,为汕头地区驻地。1981年划市东一部分为经济特区。1983年撤销汕头地区,所领县大部归属汕头市。1989年潮州、饶平分出另设,1991年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至整个市区,原市区六个区并为龙湖、金园、升平、达濠四区。同年揭阳、揭西、惠来、普宁分出另设揭阳市。1994年澄海撤县设市,划潮阳市河浦镇入汕头市区,设河浦区。2003年撤销升平、金园二区,设立金平区;撤销河浦、达濠二区,设立濠江区;新设潮阳、潮南、澄海三区。地处莲花山脉东南麓的粤东沿海。大部分为韩江三角洲平原。北部凤凰髻峰海拔 1497 米,是全市最高峰。海岸线长,海岸沙积地形发育。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人多地少,精耕细作。农产稻、甘蔗、花生、黄麻、红麻、大豆、菠萝、荔枝、香蕉。潮汕平原为全国著名粮食高产区。潮州柑、凤凰茶享有盛名。沿海捕捞业和养殖业发达,为广东重要渔产区之一。工业以轻工、塑料加工、食品为主。超声电子仪器与感光材料生产著名。抽纱、潮绣、彩瓷、木雕、贝雕为传统手工艺品。324、206国道贯通全境,韩江、榕江、练江及沿海通航。汕头港是著名港口。汕头机场有多条航线通广州、香港、曼谷等地。名胜古迹有大颠祖师塔、文塔、崎碌炮台、大莱芜炮台、猎屿铳城、石等。纪念地有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总政治部旧址、东江各属行政委员会公署旧址、潮阳红宫红场和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茅氏

    春秋卫地,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北。《左传》:襄公二十六年 (前547),“晋戍茅氏,殖绰伐茅氏,杀晋戍三百人。孙蒯追之,弗敢击”。古邑名。春秋卫邑。在今河南省濮阳县东北。《左传》襄公二十六年(前547年)

  • 二郢

    南北朝时北魏所置西郢州(治所在比阳县,今河南泌阳县西)和北郢州(治所在安贵县,今湖北随州市西北)的合称。《魏书·贺拔胜传》:出帝“除胜使持节、侍中、都督三荆、二郢、南襄、南雍七州诸军事、骠骑大将军、开

  • 承天门

    唐长安宫城的正南门,也是太极宫的正门。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城内莲湖公园莲湖南岸偏西的南侧。隋开皇二年 (582) 建,初名广阳门,仁寿元年 (601) 改名昭阳门,唐武德元年 (618) 改为顺天门,神龙

  • 青水洋

    指今我国黄海中部一带海域。《元史·食货志一》: 至元二十九年 (1292) 开海运新道,“自刘家港开洋……又过万里长滩,放大洋至青水洋,又经黑水洋至成山,过刘岛,至芝罘、沙门二岛,放莱州大洋,抵界河口

  • 莲冢集

    即今河北清河县东北连庄镇。清于此设堡。《清一统志 · 广平府二》: 莲冢堡 “在 (清河) 县(治今清河县西城关乡) 东北二十五里。有城”。

  • 习家寨

    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之南公营子(俗称喀喇城)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潭州龙山县:“本汉交黎县地, 开泰二年以习家寨置。”

  • 梧成县

    西汉置,属琅邪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六十里峿山之北。东汉省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安丘市西南郚山北。属琅邪郡。东汉省。

  • 西周封国。妫姓。都宛丘(今河南淮阳县)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:“陈,大皞之虚也。”《史记·陈杞世家》:“周武王克殷纣,乃复求舜后,得妫满,封之于陈。”公元前478年灭于楚。古国名。西周封国。武王封舜后

  • 锦县场

    在今辽宁葫芦岛市东北上坎子村。产海盐。清初设场,直隶奉天府尹。光绪末就场设局,专管盐务。民初设场知事。

  • 永安营

    ①即今甘肃靖远县西北永安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2靖远卫:永安营“在卫北裴家川。……卫境要地,设官军戍守于此”。②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宁府二》:永安营“在大通县西。地名测尔兔。本朝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