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沉犀山

沉犀山

①即沉犀郡城。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十八里。《寰宇记》卷74犍为县:“后周保定三年于沉犀山下置沉犀州。《益州地理志》云:昔有犀牛渡江到此山而沉,故以为名。至隋开皇三年废沉犀州于大鹿山下置犍为县。”

②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。《寰宇记》卷74犍为县:沉犀山“在县(旧治)南五里。昔有犀牛渡到此沉水。一名沉犀滩”。嘉庆《犍为县志》卷2:沉犀山在“县西南二十里。赤壁峭临江岸, 延长十余里,其下为龙泉三湾,所谓上有赤壁数丈,下有元水千尺。昔有犀牛渡江到此山而沉,故名。或谓李冰沉犀以压水怪处。山有沉犀洞,宋隐士王叔伦居此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案板山

    在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城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6镇沅府: 案板山 “在府治北。高百余仞,形如几案。元以此名寨”。

  • 腻革龙

    又称革龙。在今云南丘北县西南一百里。《清一统志·广西直隶州》: 革龙山 “在废维摩州。明末沙定洲遁归,屯田此山,李定国围三年乃克之。今城址尚存,为通广西驿路”。彝语 “腻” 为红,“革” 为弯,“龙”

  • 石龟山

    在今河北涞水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涞水县:石龟山“山岭有石状如龟,内有岩,可容千百人。下有龙湫。又山左一洞,深不可测,相传外狭内宽,有路可通广昌”。

  • 竹墩镇

    北宋置,属六合县。即今江苏六合县西北竹镇。《宋史·韩世忠传》:南宋建炎四年(1130),金“兀术屯竹墩镇,为世忠所扼”。即此。

  • 蜀王府

    明洪武十一年 (1378) 建,为蜀王朱椿王府。在今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北端展览馆一带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成都府成都县 “武担山” 条下: “明蜀府建于其阳,有砖城,周五里。” 《明史· 张献忠传》:

  • 太傅山

    又名书山、大章山。在今江西上犹县西北八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》:书山“一名太傅山。以邑人卢光稠尝居山下,后赠太傅,故名”。

  • 福禄永从长官司

    宋置,治所即今贵州黎平县南永从乡。元属思州安抚司。明初改永从长官司。宋置,治今贵州省黎平县东南永从,属融州。明正统六年(1441年)改永从县。

  • 夺火镇

    即今山西陵川县南夺火乡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“路城镇”条下:“其西有夺火镇。”

  • 追邪径

    亦作涿邪径。在今蒙古国西南巴彦洪戈尔省南境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 征和三年 (前90),“御史大夫商丘成将三万余人出西河。……御史大夫军至追邪径,无所见,还”。

  • 野利州

    唐置,为羁縻州,属安定州都督府。当在今甘肃庆阳地区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