沐川
亦名沐源川、沐溪。即今四川沐川、犍为县境之沐川河,为岷江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沐川长官司:沐川在“司北百里。源出夷都山, 曲折流至嘉定州犍为县界, 入于蜀江, 即沐源川矣。……《志》云:川旁有峰崖竦立,如人新沐,故曰沐川”。
亦名沐源川、沐溪。即今四川沐川、犍为县境之沐川河,为岷江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沐川长官司:沐川在“司北百里。源出夷都山, 曲折流至嘉定州犍为县界, 入于蜀江, 即沐源川矣。……《志》云:川旁有峰崖竦立,如人新沐,故曰沐川”。
在今河南汤阴县西南七里。西晋侍中嵇绍葬处。《寰宇记》 卷55汤阴县浣衣里引 《邺中记》:“惠帝师败汤阴,千官皆走,独绍端冕帝侧,以身捍主,遂至见害,血溅御衣。及事宁,左右欲浣之,帝曰: ‘此嵇侍中血,
清光绪三十四年 (1908) 置,属川滇边务大臣。治所在巴安府 (今四川巴塘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大渡河以西,雅砻江中游,至金沙江,甘孜藏族自治州中南部地区。1913年改为边东道。
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六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47远安县:“百井山在县西南四十五里。高三千五百丈, 有清泉数十, 汲之, 可饮。因名百井。”
即今蒙古国西北库苏古尔省之库苏古尔湖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下》:“回鹘有延姪伽水,一曰延特勒泊,曰延特勒郍海。”
在今辽宁省南部,辽河口及鸭绿江口连线以南,伸入渤海、黄海间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4:“辽东半岛与登州半岛相望,扼北洋之门户。”大连市金州区以南部分又称旅大半岛。千山山脉贯穿半岛中,岛上大部为丘陵。
一作棠。春秋楚邑,后入吴。在今江苏六合县北。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 “专诸者,吴堂邑人也”,即此。古邑名。又作棠。春秋楚邑,后属吴。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北。
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北佛昙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浦县“埔尾堡”条:“县东五十余里有佛潭桥堡,砌石为之,雉堞雄壮。后渐废。”
北宋熙宁八年 (1075) 置,属舒州。治所在今安徽怀宁县东北。
一作水步头。即今广东台山市北水步镇。清光绪《广州府志》卷69:新宁县(今台山市)有“水步头墟”。
在今广东阳春市东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8南恩州: 铁坑山 “在阳春县之东。胡铨有诗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阳春县: 铁坑山 “在县东二十里。高七十余丈,周三十里。山势盘旋,古木森蔽。产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