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沙县

沙县

①隋开皇初改沙村县置,属建州。治所即今福建沙县东古县。《元和志》卷29汀州沙县:“因沙丘以为名。”一说因县境沙溪而得名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49延平府《建置沿革》:沙县“以县有沙源也”。并云,沙源“在沙县南,源出汀州宁化县,水险如龙门,过县东至剑潭,合建溪下福州”。开皇十六年(596)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属建州。后并入建安县。永徽六年(655)分建安县复置。大历十二年(777)改属汀州。中和四年(884)迁凤林冈,即今治。五代南唐保大六年(948)仍属剑州。宋属南剑州。元属延平路。明、清属延平府。1913年属福建北路道。1914年属建安道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明正统十三年(1448)邓茂七起义于此。

②1913年置,属甘肃省。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北九十里太石铺镇。因与福建沙县重名,次年改为洮沙县。


(1)旧县名。1913年由河州所属沙泥分县析置,治沙泥城(即大石铺,今甘肃临洮县北辛甸)。1914年更名洮沙县。(2)今县名。在福建省中部、沙溪两侧。属三明市。面积 1795 平方千米。人口24万。辖8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凤岗镇。《元和郡县志》汀州沙县:“因沙丘以为名。”一说因沙溪为名。《寰宇通志》:沙县“以县有沙源(沙溪)也”。东晋为延平县地,太元四年(379年)设沙戍。南朝宋元嘉初始置沙村县,治今县东古县村,属建安郡。隋开皇元年(581年)改名沙县,十六年省入建安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置,属建州;后复省入建安县。永徽六年(655年)复置,仍属建州。大历十二年(777年)属汀州。中和四年(884年)迁治凤林岗(今凤岗镇)。五代南唐保大六年(948年)改属剑州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年)属南剑州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属南剑路。大德六年(1302年)属延平路。明、清属延平府。1913年属北路道(1914年改称建安道)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1934年曾建立过苏维埃革命委员会。1949年属第二专区,1950年属南平专区。1970年改属三明专区(1971年改称三明地区)。1983年属三明市。地处闽西北中低山丘陵,沙溪斜贯境内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森林覆盖率61%,多杉、松、竹。产有稻、甘薯、烟草,并产笋干、香菇、棕榈、茶叶、松脂。有石灰石、高岭土矿。工业以造纸、森工、机械、化学为主。鹰厦铁路及深山、福五、新集公路和沙溪航道经此。有宋建李纲寓居兴国寺、明建进谷桥和清建文昌宫等古迹,有洞天岩、罗拔山等名胜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江达宗

    在今西藏工布江达县西北江达。清《西藏图考》卷3:“江达在拉里西南,其三星桥、甲桑桥二水会合之地,乃东西要津。”“江达”藏语意为凹地大谷口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江达县嘎通。1960年与西

  • 刘马庄

    即今江苏宿迁市西北四十里皂河镇。《清一统志·徐州府二》:刘马庄巡司“在宿迁县西北皂河口。《旧志》,县东北百二十里,又东北去海州百八十里。 一名刘家庄。明置巡司。运河主簿及黄河北岸千总俱驻此”。

  • 资源县

    1936年置,属广西省。治所即今广西资源县。以据处资水之源而得名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,北与湖南省相邻。属桂林市。面积 1954 平方千米。人口16.6万。辖1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大合镇。以地

  • 神府县

    1937年10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神木、府谷二县析置,治贺家川 (今陕西神木县东南贺家川镇)。取二县首字为名。1939年迁沙峁镇 (今神木县东南沙峁乡)。1944年徙治温家川 (在今神木县东南贺家川镇境

  • 善无县

    秦置,为雁门郡治。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北。东汉为定襄郡治。建安末废。北魏复置善无县,为善无郡治。孝昌中废。东魏天平二年(535) 寄治肆州秀容郡城 (今山西忻州市西北)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山西

  • 牛泉山

    即今安徽黟县北五十里拜年山。黟山主峰之一。《寰宇记》卷104黟县:牛泉山“在县北五十七里。顾野王《舆地志》云:牛泉峤,通故广阳县。自下上至山顶,九里一顿,凡九顿。山常风,树至合抱而高不至丈。当顶有泉方

  • 丹章砦

    在今贵州黄平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镇远府》:丹章砦“在黄平州西废重安司西南。旧为苗屯聚处”。

  • 寺脚墟

    在今广西来宾县东南寺山多。其右为金峰山,泉石颇胜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来宾县图:东南有寺脚墟。

  • 黄理镇

    清置,属汧阳县。在今陕西千阳县东南二十里。

  • 白茆新市

    即今江苏常熟市东南三十里白茆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昭文县图:东南有白茆新市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常熟县东南有“白茆新市”,“白茆新市跨白茆塘,向无村舍,明季始成市,故名曰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