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河北路

河北路

北宋至道三年 (997) 置,为十五路之一。治所在大名府 (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易水、雄县、霸州和天津市海河以南,及山东、河南两省黄河以北的大部。熙宁间分为东、西二路: 东路治所在大名府,西路在真定府(今正定)。两路大致以今白洋淀向南,子牙河、滏阳河及京广铁路为分界。金正隆间东路治所在河间府 (今河间市),西路仍治真定府。辖境缩小。元初废。


北宋至道十五路之一。治大名府(今河北大名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易水、雄县、霸州和天津市海河以南,山东、河南两省黄河以北大部。熙宁时分为东、西两路:河北东路治大名府,河北西路治真定府(今河北正定县)。辖境以今白洋淀向南,子牙河、滏阳河及京广铁路东境为分界线。入金后辖境屡有变迁。正隆时东路治河间府(今河北河间市),辖境南部减缩;西路辖境东部、西南部也有内缩。蒙古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双望堡

    即今河北卢龙县东三十四里双望镇。明设堡,为出山海关孔道。清为驿站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卢龙县:双望堡“嘉靖三十八年,蒙古入犯至双望堡”。即此。即今河北省卢龙县东双望。明嘉靖三十八年(1559年)蒙古入犯

  • 金昌县

    五代梁开平二年 (908) 吴越改唐山县置,属杭州。治所在今浙江临安县西九十八里昌化镇。五代唐同光初复名唐山县。古县名。五代梁开平二年(908年)改唐山县置(一说改名吴昌县),治今浙江省临安市西昌化镇

  • 灵山卫

    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)置,属山东都司。治所即今山东胶南市东北灵山卫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)裁。卫南三十里海中有灵山岛,与灵山卫遥遥相对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胶州:“灵山在城东南百二十里海中。《志》

  • 瓦官寺

    一作瓦棺寺。东晋兴宁二年(364)建。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秦淮河畔凤凰台西花露岗上。唐韩翃《送客之江宁》诗有“楚云朝下石头城,江燕双飞瓦官寺”句。又作瓦棺寺、瓦官阁。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秦淮河畔凤凰台西

  • 安乐宫

    在今湖北鄂州市东。三国吴黄武二年(223)建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6寿昌军:安乐宫“在武昌吴王城中。黄龙吴徙建业。赤乌十年始移武昌材瓦缮丹阳南宫。旧传宫中古瓦澄泥为之,可以为砚,一瓦值万钱”。三国吴黄武二

  • 乐成县

    ①西汉置,为河间国治。治所在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六里。景帝封子德为河间王都此,是为献王。三国魏改为乐城县。②西汉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南三十四里高李村。东汉废。③一作乐城县。东晋宁康二年(37

  • 九叠山

    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南二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2靖州:九叠山,“《图经》云,山势盘纡,九峰相次。每天晴日明烟敛,峰峦争翠,俨若画图”。

  • 定荒县

    北魏正光末置,属昌黎郡。治所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。东魏兴和中寄治英雄城(今河北徐水县西遂城)。北齐废。

  • 黑顶子

    又名夏渣山、乌尔浑山。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南八十里敬信镇境。清同治十二年 (1873) 前后为沙皇俄国侵占,改名萨继诺夫卡。光绪九年 (1883)吴大澂奉命勘界,将收复黑顶子地方列为勘界议程。十二年 (1

  • 铜江河

    即今四川宝兴县西南宝兴河。清咸丰 《天全州志》 卷1: 铜江河 “一名沫水。源从木坪尧碛而来,入州北灵鹫山,下过金波崖,至三江口合流,总汇于多功峡,合和夷二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