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河西县

河西县

①唐武德三年 (620) 析郃阳县置,属西韩州。治所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四十里夏阳村。乾元三年 (760) 改名夏阳县。同年又改朝邑县为河西县,属河中府。治所即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。大历五年(770) 复名朝邑县。

②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西宗州。治所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七十三里普淜。贞观十一年 (637)属宗州。后废。

③元至元二十六年 (1289) 降河西州置,属临安路。治所在今云南通海县西二十二里河西镇。《肇域志》 河西县: “以其地在杞麓湖之西,土人称湖为河,因名河西。” 明、清属临安府。民国初属云南蒙自道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56年与通海县合并置杞麓县。

④元至元中置,属昆阳州。治所在今云南晋宁县北十二里下方古城。后废入昆阳州。

⑤1946年3月山东革命根据地改长清县置,治赵官镇 (今山东长清县西南赵官镇)。以地处黄河西岸而得名。1950年撤销,并入长清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唐武德三年(620年)置,治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夏阳村。为西韩州治。乾元三年(760年)改夏阳县。(2)唐乾元三年改朝邑县置,治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朝邑镇。属同州。大历三年(768年)复改朝邑县。(2)古旧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,一作七年)置河西羁縻县,治今云南省祥云县东南普昌河。属西宗羁縻州。贞观十一年(637年)后属宗州羁縻州。天宝中入于南诏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置河西州,二十六年降为县,治今通海县西北西城。属临安路。明、清属临安府。1956年与通海县合并设置杞麓县。以县境杞麓湖得名。(2)旧县名。(1)闽浙赣苏区设。1933年由江西省浮梁县西部地区析置。1934年撤销,仍并入浮梁县。(2)山东解放区设。1946年由齐河县黄河以西地区析置。1950年撤销,并入长清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孟良梯

    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三里长江瞿唐峡南岸绝壁上。明正德 《夔州府志》 卷7: “孟良梯与粉壁堂相连。俗传孟良欲夜过关,故设此梯。” 实为古栈道遗迹,顺梯上为盔甲洞,发现古巴人遗物。梯下为粉壁堂,有 《宋中

  • 永淳县

    北宋元祐三年(1088)改永定县置,属横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北峦城镇北郁江东岸。元至正十二年(1352)迁治三洲村(今峦城镇西南十里)。明洪武三十一年(1398)迁今峦城镇(旧永淳县),属南宁府。民

  • 应潮井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紫金山南麓定林寺前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9:“应潮井在蒋山头陁山顶第一峰佛殿后。《蒋山塔记》云:‘梁大同元年后閤舍人石兴造山顶第一峰佛殿,殿后有一井,其泉与江潮盈缩增减相应。’《酉阳杂

  • 上雒县

    西汉置,属弘农郡。治所即今陕西商州市。东汉改为上雒侯国。三国魏改为上洛县。见“上洛县(1)”。

  • 佛儿峪山

    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南十七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迁安县:佛儿峪山,“其西曰栖峰,北曰芝麻岭”。

  • 云泽县

    南朝梁置,为鄀州治。治所在今湖北荆沙市荆洲区(故江陵县)东南。北周属监利郡。隋大业初废。

  • 予道县

    西汉置,属陇西郡。治所当在今甘肃洮河流域。东汉废。

  • 听水亭

    在今河南许昌市市区西西湖上。《清一统志·许州二》:听水亭,“宋苏轼尝卜宅其南。辙有诗”。

  • 琉璃厂

    在今北京宣武区和平门外。辽名海王村,金称海王庄。元、明设琉璃窑厂,以专供宫殿、庙宇琉璃瓦件而闻名,改称琉璃厂。清初古董、书商在此经营,乾隆年间因修四库全书,学者文人群集于京城,琉璃厂古籍碑帖、字画、金

  • 大礼

    南诏自蒙世隆立,亦称大礼,改阳苴咩城为中都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大中十三年(859),“酋龙乃自称皇帝,国号大礼”。方国瑜《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》:大礼,“盖因其地有大厘城得名”。世隆亦因居大厘城,而号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