泗洲驿
在今湖南株洲县南泗洲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醴陵县 “石门关” 条下: “又县南九十里有泗州驿。《舆程记》: 驿北去渌口六十里,又西南七十五里至湘潭县之都石驿。”
在今湖南株洲县南泗洲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醴陵县 “石门关” 条下: “又县南九十里有泗州驿。《舆程记》: 驿北去渌口六十里,又西南七十五里至湘潭县之都石驿。”
又名破楚门。春秋阖闾时吴国都城门名。即今江苏苏州市旧城西北门。《吴越春秋》 卷4:“阊门者,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。……阖闾欲西破楚,楚在西北,故立阊门以通天气,因复名之破楚门。”旧时吴郡(治今江苏苏州市
北宋置,属阳信县。在今山东惠民县东南。古镇名。北宋置,在今山东省阳信县东南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“阳信县有钦风、西界二镇,”即此。
即今福建东山岛东南兄弟岛柑屿。明郑和下西洋经此。又见明张燮《东西洋考》卷9“西洋针路”。
在今宁夏平罗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宁夏府二》: 柔远寺口 “本朝雍正五年设市场于此。筑堡周八十五丈。有威镇堡兵防守”。
即今山西黎城县治。北宋天圣三年(1025)黎城县移治于此。
①即鱼条山。在今河北满城县西北五里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 鱼水 “出北平县西南鱼山,山石若巨鱼”。即此。②在今山东东阿县西南。一名吾山。《史记·河渠书》: 汉武帝 《瓠子歌》 有 “功无已时兮吾山平”句
在今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东南长浦乡之司城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明永乐五年(1407)置,属交趾布政司。治所在东关、慈廉二县(今越南河内市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内市及河山平省东半部,海兴省部分地。宣德二年(1427)以后地入安南。
即邲。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。《吕氏春秋·至忠篇》:“荆兴师,战于两棠,大胜晋。”孙蜀丞《左宦漫录》两棠考:“两棠,即邲地也。”
一作察木多。即今西藏昌都县。清乾隆《西藏志·疆圉》 称: “工布江达、拉里、说板多、洛隆宗、昌都皆为要隘。1960年与拉多宗合并设昌都县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县昌都镇。1960年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