泽心寺
东晋时建。北宋时改名龙游寺。即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金山上的金山寺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镇江府: 金山寺 “梁天监四年武帝亲临泽心寺,设水陆会。今寺中尚有梁王殿”。
东晋时建。北宋时改名龙游寺。即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金山上的金山寺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镇江府: 金山寺 “梁天监四年武帝亲临泽心寺,设水陆会。今寺中尚有梁王殿”。
①西汉置,属桂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攸县西南六十里。初元元年(前48)封长沙剌王(《汉书·王子侯表》 误作“孝王”)子宗为阳山侯,即此。寻改名阴山县。②西汉置,属桂阳郡。治所在今广东阳山县东青莲镇东南连江
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治所在龙城县(今广西岑溪县东二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岑溪县地。贞观元年 (627)废。次年 (628) 复置,改为义州。北宋开宝四年 (971) 改为南义州,次年废。六年(
①在今山西平顺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平顺县:麦积山“在县东南百四十里。磊石巑岏,形如麦积”。故名。②即麦积崖。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南麦积乡境。《方舆胜览》卷69:麦积山“在天水县东百里。状如麦积,为秦
一名大沙岭。即今辽宁辽阳县西北沙岭镇。民国《辽阳县志》卷4:大沙岭“距城二十五里”。第九区区公所驻此。(1)在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西部。面积60.4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沙岭,人口 902
在今越南河内市西河山平省境内。《明史·安南传》:宣德元年(1426),王通讨交趾黎利,“马瑛败贼清威,至石室与通会,俱至应平宁桥。士卒行泥泞中,遇伏兵,大败”。在今越南河西省章美一带。明宣德元年(14
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置,属威楚路。治所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南郊的大寨。明初废。洪武三十五年 (1402) 复置威远御夷州,属云南布政司。清雍正三年 (1725) 改威远厅。元至元十二年(
明永乐四年(1406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境绰尔河流域。后废。明永乐四年(1406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嫩江县西绰尔河流域。隶奴儿干都司。后废。
又译为桑伊寺、桑鸢寺。藏语意为 “无边无际”、“存想”。在今西藏扎囊县东北三十八里桑耶乡南,雅鲁藏布江北岸。建于唐大历十四年(779)。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。10世纪后成为喇嘛教宁玛派 (红
北周武成二年 (560) 于资中县故城置,为资州资阳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资阳市。《元和志》卷31资阳县: “因资水为名。” 隋开皇三年 (583) 为资州治。大业初属资阳郡。唐属资州。元省入简州。明洪武
即和墨州。唐贞观中置,属安西都护府。治所在拨换城 (一名威戎城,今新疆温宿县东扎木台乡喀什艾日克村古城。一说在今阿克苏市)。贞元中废。又作和墨州。唐贞观年间置,治拨换城(又名威戎城,今新疆阿克苏市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