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洛川县

洛川县

①十六国后秦置,属长城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北旧县镇北三十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3洛川县: “以县界有洛川水为名。” 后废。北魏太平真君中复置,为鄜城郡治。治所在高槐 (今洛川县东北十里安宫村)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移治今县东北旧县镇,属鄜州。大业初属上郡。唐属鄜州。明泰昌初改雒川县,不久复改洛川县。清乾隆三十一年 (1766) 迁治凤栖堡 (即今洛川县治)。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

②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属浙州。治所在今贵州习水县东境。后废。


在陕西省北部、北洛河中游。属延安市。面积 1886 平方千米。人口19.3万。辖7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凤栖镇。周为白翟(狄)地。秦为鄜邑,西汉设鄜县,新莽改名修令县。东汉初废。十六国后秦姚苌在今县东北增设洛川县,因境内北洛河得名(《元和郡县志》洛川县:“以县界洛川水为名。”)。后废,北魏太平真君中复置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县治再迁进蒙(今旧县镇)。隋大业元年(605年)敷城县改名鄜城县,三年迁郡治今富县富城镇。五代梁开平三年(909年)又改鄜城县为昭化县,五代唐同光元年(923年)复名鄜城县。蒙古至元四年(1267年)降为鄜城镇并入洛川县。清乾隆三十一年(1766年)洛川县治迁今址。1914年属榆林道,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48年属陕甘宁边区黄龙分区。1950年属延安专区,1968年属延安地区,1996年属延安市。地处黄土高原区。北洛河流经县境西侧,境内诸水汇入洛河。属南温带半湿润-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烤烟、油菜籽为主。洛川苹果闻名。工业有农机、炼油、粮油加工、烤烟加工及包装等。西包公路经此。革命纪念地有中共洛川会议旧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京兆县

    北魏改益昌县置,属南白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四十五里昭化镇。北周改为益昌县。古县名。西魏改益昌县置,治今四川省广元市西南昭化镇。属秦州晋寿郡。北周复改为益昌县。

  • 沙岗村

    即今广东中山市东南沙岗。清光绪《广州府志》卷69:香山县“墟市”有沙岗墟。

  • 乌垣

    乌鲁木齐城(迪化城)简称。即今新疆乌鲁木齐市。清王定安《湘军记》卷19:同治九年(1870),阿古柏“潜勾马仲自吐鲁番共攻妥明。妥明乞降,帕夏仍令为清真王,踞守乌垣”。

  • 路公溪

    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南南宁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祁门县: “西南十三里有阊门滩,善覆舟。旻开斗门以平其隘,号路公溪。后斗门废。咸通三年,令陈甘节以俸募民穴石积木为横梁,因山派渠,余波入于乾溪,舟行乃安。

  • 华大房镇

    即今江苏无锡市南华庄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无锡县图:南有华大房(镇)。

  • 桥坝河镇

    即今四川綦江县南桥河乡。民国 《綦江县志》 卷1: 桥坝河场 “在遵里,通贵州大道,治南十里,始光绪初期”。

  • 回河

    在今湖北天门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景陵县:回河在“县东北七十五里。自府北池河分流经此,又东南,入于沔水”。集镇名。在山东省济阳县东南部,东邻黄河。属济阳镇。人口 2330。为原回河镇人民政府驻地。

  • 欧阳城

    在今安徽淮河以南长丰县南境或凤阳县南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梁普通二年 (521),裴邃欲袭寿阳,云,“魏始于马头置戍,如闻复欲修白捺故城,若尔,便相侵逼,此亦须营欧阳,设交境之备……”。《通鉴》 卷

  • 刘斌堡

    明置,属永宁县。即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四十八里刘斌堡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永宁县:刘斌堡“在周四沟堡西,南山灰岭等口之喉吭也。(明)万历三十二年设堡于此,周一里有奇”。

  • 淮安郡

    ①北齐置,属郢州。治所在慕化县 (今河南信阳县西北)。北周属申州。隋开皇初废。②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显州置,治所在比阳县(今河南泌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泌阳、桐柏、社旗三县。唐改为唐州。天宝元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