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海南岛

海南岛

我国第二大岛。海南省辖境本部,隔海与广东省雷州半岛相望。南宋范成大 《桂海虞衡志》 云: “黎,海南四郡岛上蛮也。” 苏轼寄子由诗: “他年谁与作地志,海南万里真吾乡。” 可见海南岛之名始于宋代。因其地处琼州海峡之南,故曰海南。


又称琼岛、琼崖。因地处琼州海峡之南,故名。中国第二大岛,海南省主岛。北隔琼州海峡同广东省雷州半岛相望,西靠北部湾。南北长245千米,东西宽258千米,面积3.38万平方千米。地形以山地、丘陵为主。北部为平原,中部有黎母岭、五指山,最高峰海拔1867米。地势向四周逐渐降低,南渡江、万泉河、昌化江等河均源于此。气候终年炎热。主产稻、薯类、甘蔗,并产橡胶、椰子、剑麻、油棕、咖啡和热带水果。有长臂猿、猕猴、短尾猴、海南坡鹿、红树林等珍贵动植物。富林、矿(铁、锡)资源。沿海渔、盐业发达。主要港口有海口、三亚、洋浦、榆林等。名胜古迹有五公祠、海瑞墓、天涯海角、五指山、牙龙湾、鹿回头等。辟有红树林和长臂猿自然保护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万里长城

    即长城的俗称。秦、汉后对秦始皇时所建长城的俗称。

  • 青苗陂

    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北白帝镇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7夔州: 杜少陵故宅 “东屯有青苗陂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69夔州府奉节县: 青苗陂 “在瞿唐东。蓄水溉田,民赖其利”。唐杜甫 《夔州歌十绝句》 诗云:“东屯

  • 马防城

    即今山东东阿县治(铜城镇)。唐杜佑《通典》卷180济州平阴县:“汉临邑县故城,在今县东,即马防城也。”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35:“临邑县故城在县北,汉置县,属东郡。亦曰马防城,今为铜城驿。”在今山东省

  • 开库康卡伦

    清光绪末置,属黑龙江副都统。在今黑龙江省塔河县北开库康乡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卷33黑河所属卡伦:“开库康,距依西肯八十二里,卡以上二十余里,以下三十余里皆有木厂。”

  • 余干州

    元元贞元年(1295)升余干县置,属饶州路。治所即今江西余干县。辖境相当今江西余干县地。明洪武初复降为余干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余干县置,治今江西省余干县。属饶州路。辖境相当今余干县地。明洪武

  • 毋丘

    在今山东曹县南十里。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齐宣公四十九年(前406),“伐卫,取毋丘”。《索隐》:“毋音贯,古国名,卫之邑。今作‘毋’者,字残缺耳。”应即古之贯国。

  • 猫屿

   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南。包括大猫屿与小猫屿。清蒋毓英 《台湾府志》 卷3载大猫屿、小猫屿,谓 “土人呼为大猫、小猫”。

  • 鄀侯国

    东汉改若县置,属南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。三国魏复为鄀县。

  • 大相公岭

    亦名大关山。古名邛来山。即今四川荥经县与汉源县交界之大相岭。西北—东南走向,蜿蜒百余里,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,为青衣江与大渡河之分水岭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2雅州:大相公岭“在荣经县西一百里。相传诸葛亮

  • 乌尤山

    古名青衣山。又名离堆山。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三里岷江中,与凌云山一水之隔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6嘉定府:乌尤山“在九顶山之左。旧名乌牛,突然(兀)于水中如犀牛之状。至山谷题涪翁亭,始谓之乌尤”。山上有乌尤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