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淮南铁路

淮南铁路

自安徽田家庵 (今淮南市) 东南九龙岗起,经合肥至芜湖北裕溪口。全长215公里。1934年动工修筑,次年建成。


自安徽省蚌埠(东站)经长丰(水家湖)、合肥至芜湖(北站),长263千米。原为开发淮南煤矿而建,起自田家庵(今淮南市境),终点裕溪口,1934—1935年筑成。1944年日本侵华期间拆除水家湖—裕溪口段,用拆下铁轨铺设水蚌联络线连接津浦铁路,并建大八支线(大通—八公山,今西展至张楼称大张线)。1946年后全路修复。现以蚌埠为起点,终点延至芜湖北站,原田家庵—水家湖段干线改为支线。1979年起建复线,2000年全线贯通。为安徽省南北交通主干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柘岭

    在今福建浦城县东。《寰宇记》 卷101建州浦城县: 柘岭 “在县东一百六十里。东与处州丽水县分界处”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48建宁府 《山川》: 柘岭 “在浦城县东北雁塘里,以地多柘树得名”。

  • 保康镇

    原名牙莫台。又作衙门台 (蒙古语意为坟墓)。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驻地保康镇。1939年改名保康。1956年科尔沁左翼中旗迁治于此。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东部。旗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25

  • 义胜军

    ①唐中和三年(883)改浙江东道节度为义胜军节度,治所在越州(今浙江绍兴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新安江、富春江、钱塘江以南部分。光启三年(887)改威胜军节度,乾宁初又改为镇东军节度。北宋初废。②唐方镇名

  • 河间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改武垣县置,为瀛州治。治所即今河北河间市。大业初为河间郡治。唐复为瀛州治。北宋为河间府治。元为河间路治。明为河间府治。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古旧县名。隋开

  • 河口市

    在今广东五华县北大坝镇。清同治 《广东图说》 卷90: 长乐县有河口墟。旧市名。1950年以河口对汛督办区置,治今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。1955年撤销,改设河口县。

  • 瑞州府

    明洪武二年 (1369) 改瑞州路置,治所在高安县 (今江西高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高安、宜丰、上高等市县地。1912年废。有织绫、造纸等手工业。明中叶陈福一等领导的华林军于此起义。明洪武二年(136

  • 西喇布里都泊

    在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达里甘戛西北。《御制亲征平定朔漠方略》卷22:清康熙三十五年(1696)四月,“癸卯,驾次席喇布里图驻跸”。

  • 天界寺

    在今福建厦门市南万石植物园内。其地山势如仙人醉卧,称醉仙岩。岩上天界寺乃清乾隆年间月松和尚募化重修。寺后山巅有摩崖石刻“天界”二字。

  • 金林州

    一作全林州。唐天宝前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。北宋属雅州。后废。

  • 三岔堡

    ①一名山岔堡。在今山西五寨县西北六十里三岔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岢岚县:三岔堡“堡城嘉靖十八年筑,万历九年增修。堡当四达之冲,偏关商旅,尽出其途,亦要地也”。《清一统志·宁武府》云:“东达神池,西达岢